此處請到B站搜尋歌曲奉獻,原唱維塔斯
仍然是舒緩溫柔的聲線,洛泉大多數歌曲都不講究先聲奪人,而是像溫水煮青蛙一樣讓聽眾慢慢地沉浸在她的歌聲之中。
而這次的歌曲,沒有歌詞,全部都是她的哼唱聲。
這樣的表演方式對於大多數粉絲而言其實並不算是什麼新鮮東西了,在她之前,國內不少歌手都唱過類似的歌曲,統一被叫做無字歌。
這種無以歌一般都是實驗性質為主,並不以主流審美里的悅耳為主,主要作用是為了開闢新的審美點,往大了說那就是對開宗立派的一種嘗試。
國內外都有歌手在搞,不過國外搞這個的都是一幫已經功成名就的大佬,在樂理知識已經達到飽和的情況下,決定另闢蹊徑想要開發新的音樂型別。
而和國外相反,國內唱無字歌的歌手都是一幫小年輕。
這當然不是國內這些歌手要比國外那些大佬更牛逼,真要是這樣,華語音樂早就崛起了。
事實的真相是,這些歌手唱無字歌更多的還是在沽名釣譽,以實驗之名,故作高深,引起噱頭,然後炒作。
大多數的無字歌都完全沒有樂理可言,而且異常難聽,也找不到任何規律,和扯著喉嚨瞎吼區別不大。
所以很多路人開玩笑,說讓這些歌手再唱一遍自己的無字歌,十個恐怕有九個都得唱得不一樣。
有意思的是,雖然歌唱得大眾難以理解,這些歌手卻可以用洋洋灑灑的上千字來講述自己這無字歌到底唱的是什麼。
同時粉絲也會出來說這些歌到底厲害在哪裡,哪裡又用了什麼高深莫測的技術,覺得不好聽的只能說明品味不行。
說實話,當一首歌需要用論文去告訴聽眾到底為什麼好聽的時候,這問題就已經很大了。
關鍵國內的這些歌手和他們的粉絲卻一直覺得自己做的是很正確的一件事,估計也是知道正兒八經的寫歌也寫不出來什麼好歌,所以打算走“高階路線”。
洛泉這次唱無字歌,是不是想要再次給國內某些歌手上一課,粉絲們不得而知。
不過以她很少和同行爭鬥的性格來看,估計她沒有這方面的想法在裡面。
但可以肯定的是,洛泉唱的這無字歌次國內歌手故弄玄虛唱的那些,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
洛泉演奏著的旋律雖然簡單,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好聽,但就是能給人輕鬆愉快的感覺,就有點像是電臺裡播放的能幫助人解決失眠問題的輕音樂一樣,聽著聽著,就感覺身體變得輕盈了起來。
而她的哼唱就彷彿母親的搖籃曲,沒有歌詞,但極其地富有感染力。
這聲音是那麼的溫柔而又清晰,聽得人情不自禁地閉上了眼睛,身體隨著旋律而搖擺起來。
整個哼唱階段持續了將近三分鐘,都是如此的溫和,而彈幕上粉絲們都在發“好夢幻”、“想睡覺”這類的話。
彷彿因為歌曲太過美妙,以至於都忘了他們本來是想聽高音的目的了
不過歌迷忘記了,洛泉自己可沒有忘。
隨著歌曲逐漸到了高潮,洛泉的哼唱開始變得急促起來,音量也在逐漸地拔高,直到…………
“wu~~~aaaa…………”
洛泉控制著自己發聲的部位,之前還溫柔空靈的歌喉立刻變成了一把樂器,發出了極其有辨識度的金屬音色。
這時,昏昏沉沉的歌迷們立刻驚醒過來,他們完全沒想到人的喉嚨居然可以發出這樣的聲音,簡直就和電吉他一樣。
不過,這還只是開胃菜而已。
洛泉的“電吉他泛音”還在房間裡飄蕩,她的身體突然繃直,飄渺尖細的歌聲在她的口中迸發而出,並且以飛快地速度拔到了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