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電影的第一個小高潮,比大家想得開得要更快,也更有觸動。
和所有觀眾想的不同,這部電影在開頭是悲喜參半的。
阿甘的童年算不上幸運,從小就有智力障礙,腿也有殘疾,還遭遇了校園霸凌。
但他其實也是幸運的,有一個愛他勝過一切的母親,還遇到了如天使般美麗的珍妮。
但是,這些原本溫馨的因素,卻又都一個接一個地被打碎。
阿甘的母親為了兒子上學,用身體去和學校老師做交換。
而珍妮,字裡行間更是暗示她被自己的父親xq。
這些觸目驚心,讓人心疼的情節,卻又是那個年代美國社會***的真實寫照,各種新聞上都能看到。
並且,哪怕到了現在,其實這些問題也依舊存在。
不過,這些悲劇的存在,也使得那些溫情的畫面更加彌足珍貴。
悲與喜,在電影裡並沒有被明確劃分,反而是相互依存的。
而這,也正是能讓觀眾們觸動的原因。
因為它真實。
不知不覺中,觀眾們的表情已經從開場時的愁眉苦臉或者淡漠,逐漸動容了起來。
他們的心,都在為阿甘接下來的命運而牽動,好奇他之後的人生會是怎麼一個樣子。
電影的畫面一轉,阿甘和珍妮已經長大,到了中學時代。
兩個小孩,一個出落得亭亭玉立,美得讓人心驚。
而另外一個,雖然看起來確實有些呆,但也生得高大健康,長相更是帥得離譜。
不愧是美國夢啊。
不少女觀眾看到里昂飾演的阿甘出場後,眼睛已經遍佈著小星星。
到了中學後,阿甘智力還是比常人差了一截,而且被霸凌的情況也時有發生。
以前那些校園惡霸是騎著腳踏車,不過漸漸發現已經追不上越跑越快的阿甘了,所以就換成了汽車。
而在一次躲避霸凌的奔跑中,阿甘無意間闖入了一場校園橄欖球比賽之中。
他飛快的速度,立刻讓校橄欖球的教練發現了他的天賦,並讓他加入了球隊。
憑藉著只知道跑的一根筋腦袋,阿甘就這麼跑進了大學,跑進了大學橄欖球聯賽的決賽之中。
仍然是“阿甘,快跑!”,這句貫穿了阿甘整個少年時代的話,讓他在決賽的賽場上成為了英雄。
他抱著橄欖球一路飛奔的身影,任憑對手如何追逐也無法觸及。
最終,阿甘抱著球拿下了勝利,但他沒有停下,而是一溜煙地跑出了比賽場地,衝進了安全通道之中。
所有人都在為他歡呼,而他的教練更是哈哈大笑:“雖然這小子腦子不好使,但他跑起來是真他孃的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