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華夏》在萬眾期待下,終於播出了第三期。
這檔綜藝以美食為皮,歷史為骨,向外國人講述了華夏這個文明古國的迭起興衰,從菜品開始向各方面進行擴充套件,加深外國人對華夏的瞭解。
別看這只是一個美食綜藝,但它已經算是華夏目前在國際上數得著的文化輸出了。
除了洛泉,也就還有個王小玖影響力比較大。
至於什麼孔子學院,洛泉對此沒甚瞭解,但她覺得這東西估計還沒有“祖先錢”、“馬應龍痔瘡膏”、“老乾媽”之類的出名。
其實兩個世界情況也差不太多,前世真正讓全世界認識華夏,對華夏文化產生好奇的文娛界藝術家她覺得就三個。
梅蘭芳,李小龍,成龍。
除此之外還有嗎?
洛泉想要成為這樣的人,她也想讓華夏文化走向世界。
不過,問題在於她不知道該走什麼樣的路。
梅蘭芳大師在戲曲上的成就冠絕古今,洛泉自問是做不到他老人家的水平的。
況且,京劇在國內,在發源地都已經不算主流了,想要讓它在國外發揚光大,說實話不太好整。
華夏功夫倒是一條路子,畢竟二龍的巨大成功,代表著外國人對這種東西是絕對能夠接受的。
而且,武功在國內也有著無比龐大的基礎。
試問,哪個男生小時候沒有做過一個大俠夢呢?
當然,現實世界肯定做不到像電視劇裡那樣上天入地,一掌拍碎一座屋子。
不過如果是一些特定的招式的話,還是可以展現出比較驚奇的效果的。
就比如她在《舌尖上的華夏》第三期節目裡,在清洗乾貨的時候,兩隻手在水缸裡攪動無意間使出來的太極推手。
以她的實力攪動出來的水流,令乾貨緊緊地貼在水缸兩壁,卻讓雜誌匯聚到了水流的中央。
觀眾們看到這一幕的時候,都紛紛高呼這是神奇的拆尼斯康夫。
其實這並不神奇,練過十來年太極拳的基本都能做到。
不過洛泉心裡清楚,不代表這些普通人知道啊,所以她覺得,這是一個可以做文章的點。
當然,這些都還只是構想,能否實現還不知道。
但至少在華夏飲食這一塊,她的宣傳算是成功了。
佛跳牆的巨大熱度,讓第三期綜藝播出時,有超過三百萬人同時線上,想要看看這道冠絕世界的美味佳餚到底是怎麼做出來的。
第三期綜藝的開頭,洛泉站在店外鎖著門,淒冷的寒風輕薄地撩起了她鬢邊的髮絲,讓她的臉色更顯蒼白,彷彿冰雕玉琢。
“最後的這一道菜和乞丐有關,乞丐是華夏的叫法,這個人群在世界上幾乎無處不在。”洛泉手裡提著廚房剩下的各種點心,走到了隔壁街上。
當看到洛泉走向了一群流浪漢後,觀眾們知道乞丐是什麼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