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上映前的這幾天,是洛泉這一個月來最輕鬆的幾天,不需要工作,也沒有任何壓力。
別的導演在電影上映前,都是患得患失,又是擔心票房又是擔心口袋,希望名利雙收,又害怕票房撲街口碑炸裂。
但洛泉就不一樣了,她對即將取得的成績並沒有太大的擔心,以她的名氣,光是拍個幾分鐘的廣告就能讓各大電視臺的收視率提高這麼多,這號召力簡直不要太厲害。
有這樣的號召力在,票房就不存在撲街的可能性。
至於口碑,這部電影劇情四平八穩,沒有太多有爭議的地方,出現崩壞也是不可能的。
她所期望的,是想要以這部電影給日本動作電影市場帶來新的元素,直白點講就是革新。
不過這屬於更高階的追求,比取得好票房、好口碑更難,洛泉並不知道死板的電影製作人們會不會認可這樣的動作電影。
不過如果《浪客劍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那投資人肯定會認可,只要資本進場了,那一切就好說了。
到時候各種同類動作片一部接著一部出來,就跟《生化危機》帶起喪屍熱一樣,到時候《浪客劍心》也能成為鼻祖一般的存在,一個大IP就又建立起來了。
當然,這些都是洛泉對最理想條件下所產生的暢想,還沒有發生的事情誰都說不準,《浪客劍心》有可能大火,也有可能只是小火一把,一切就看上映之後的觀眾反映了。
宣傳廣告在各大電視臺滾動播放,各大平臺上也有著索尼投放的相關新聞,作為日本視聽領域龍頭級的存在,索尼的影響力堪稱無處不在。
就和韓國的三星一樣,索尼幾乎和所有日本國民的生活息息相關,只不過沒有三星那麼誇張而已。
背靠這樣一個大公司,而且還得到了它全力進行的宣發工作,產生的效果自不必說。
沒多久《浪客劍心》就已經傳得全國皆知了,只要是看電視、上網的人就沒有不知道它的人存在,就算有人沒有仔細看過,但也絕對看到過相關的推送,知道有這麼一部電影。
在瞥見洛泉、武士、飛天御劍流、不殺之誓、活人劍等一系列關鍵詞後,或多或少都會產生興趣。
有了興趣,那一切就好辦了,哪怕沒有第一時間去看電影,但心裡有了這麼一個印象,等過幾天電影口碑一發酵,必然就會直接到電影院去一睹為快。
這不僅僅是洛泉一個人的想法,也是索尼負責這一塊業務的高層的看法。
電影拍完後,一邊拿去送審,一邊也會拿給他們看看成片,考慮該用什麼樣的辦法進行宣發。
如果電影拍得不怎麼樣,那預告片就把最精華的部分全剪下來,做標題黨吸引觀眾。
要是電影拍得還不錯的話,就正常來剪,主要是突出電影特色以及主演就行,一些型別可以剪得故弄玄虛一些,引起觀眾的好奇即可。
而洛泉交出的成片屬於第三類,以商業動作片的角度來看就是頂級,不需要考慮怎麼去剪輯,因為裡面的打鬥場面全都是經典,隨便一個拍景的畫面都彷彿寫真般精緻。
這還需要怎麼剪?直接隨便弄幾個鏡頭進去就行了。
反正看完成片後高層們對於洛泉在電影上的功力有了一個全新的認知。
以前,索尼內部對於洛泉出新專輯的許可權是給的最高的等級,只要她出日語歌,不需要考慮,直接拿下版權然後印CD就行,不存在賠錢的可能。
這是她出道以來日語歌曲首首大賣所得得到的極度信任,能有這待遇的只有世紀初那幾位紅遍整個亞洲的樂壇天后而已。
而在這些歌姬一個個引退之後,多年以來只有洛泉一個能再次享受這樣的待遇。
而現在,在電影領域她可能也要獲得同樣的優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