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遊戲競技>從東京開始當女神> 第四百五十九章 世界第一嗓?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五十九章 世界第一嗓? (1 / 3)

“響徹世紀的歌聲!”

《永愛》釋出第三天的早晨,紐約時報用這個標題刊登了這首歌和洛泉的相關報道。

首先報道開頭先是用專業的角度去分析洛泉這首歌用的是什麼樣的唱法,也點明瞭難度多麼之高,洛泉技術多麼恐怖。

新聞這樣寫道:“在大眾的一貫認知當中,洛泉都以她無與倫比的音樂才華和宛如神眷的美貌吸引著所有關注,但事實上,她的嗓音的天賦與唱功的技術仍然是現役女歌手中頂尖的水平。

只不過前兩者太過耀眼,讓人們忽略了她除了才華與相貌以外,也擁有著常人所難以企及的技術,這一點其實在她釋出《Listen》時就可以看出端倪。

而《Iwillalwaysloveyou》是她歌手生涯里程碑式的作品,情感、技術、旋律在這首歌中都達到了極高水平,並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目前的美國流行樂壇,應該是找不出比這更優秀的歌曲了,未來或許還有,但應該也將會出自洛泉之手!”

作為一個權威媒體,紐約時報的言論看起來就像是一個狂熱粉絲的發言,雖然前面的分析沒有什麼問題,但後面的話就顯得太過主觀了。

不過如果真討論一下的話,網民們思索了一下,發現還真是這麼一回事,別說美國,就算是在全世界這十幾年內出的歌曲裡面,也難找得出一首能和《永愛》相提並論的作品。

這還是和世紀初那些樂壇前輩相比較得出的結果,她們已經是音樂盛世最後的那點精華了,個個都是天后級的歌手,從歌迷向來喜歡厚古薄今的情感來說,本應該無情碾壓後輩,但在洛泉面前,這些天后根本佔不到半點優勢。

當局面變成這樣的時候,誰更優秀也就不言而喻了。

至於現在已經開始嶄露頭角的新人女歌手,和洛泉完全不是一個次元的,說難聽點就是不配進行比較。

所以,雖然紐約時報對洛泉的稱讚力度相當之高,但事實似乎和它們說的也沒有太大的區別。

緊接著,世界新聞報、泰晤士報、法新社乃至時代雜誌等知名媒體也都對《永愛》進行了新聞報道。

這些世界綜合性的報紙通常是很少會對一位歌手的一首歌進行報道,除非這首歌的影響力已經到了影響世界的地步。

事實證明,《永愛》確實已經擁有了這樣的影響力。

推特熱搜趨勢上,有關《永愛》的詞條已經掛了兩天半了,相關推文多達五十多萬,是名副其實的熱度爆炸。

新世紀以來最優秀的流行歌曲(事實上惠天后翻唱的這首歌是用的靈魂風格,不過這裡是一個泛流行的概念之一可不是說著玩玩的,很少有歌曲能如此地觸動人心,《永愛》做到了這一點。

能打動人心的作品,只需要一個小小的推手就能火起來,更何況還是背靠環球這樣的大資本,加上洛泉自己也是流量大戶,這就做到了1+1+1比10還大的局面。

如果說推特的熱搜只是歌迷、粉絲興奮討論的話,那各大媒體的爭相報道就意味著主流世界的認可,也意味著洛泉的這首歌徹底出圈了。

說起來也挺幽默,其實洛泉在上傳完《永愛》後緊接著就上傳了《自新大陸》的音訊,但引發的討論還不到《永愛》的十分之一,環球公司那邊也沒有購買這首歌的獨家版權。

作為音樂,《自新大陸》的藝術價值絕對是比《永愛》更高的,但可惜時代已經不是古典音樂叱吒風雲的時代了,況且就算是幾百年前,古典音樂也只是貴族這樣的少數派享用的藝術,和普羅大眾其實沒有太多的關係。

高雅和通俗,永遠都是一個幾乎無法調和的矛盾關係,不管是音樂還是畫作,能做到二者合一的永遠都只有那麼零星兩三個。

還好,洛泉這次深諳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指導方針,既然她做不到用一個作品迎合兩個群體,那乾脆就一次性拿兩個作品出來,一個迎合高雅,一個迎合通俗。

這樣一來,熱度和地位都有了保障,方案几乎完美。

當然,只是幾乎完美,任何事都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哪怕是在鋪天蓋地地讚美大潮中,也仍然能聽到不和諧的聲音。

當各個媒體對洛泉作出了高度評價以後,《永愛》的知名度立刻水漲船高,半天不到數字銷量又漲了三百多萬,實體專輯的預售量也達到了四百五十萬,資料之誇張堪比她的《成年禮》。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