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世界關注度最高,最有含金量的獎項,必然是諾貝爾獎。
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部分華夏人都對諾貝爾獎有一種特別的情節。
那段時間,華夏剛剛經歷GG開放,經濟迅速騰飛,沒多久就超越了日本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在基本物質得到滿足的同時,華夏民族就開始追求更高層次的滿足,比如說民族自豪感、世界的認同感。
而獲得諾貝爾獎,毫無疑問能極大地滿足這一需求,所以當時國內很多人都唯諾獎是瞻,覺得這是國家富強的證明。
畢竟隔壁日本每年都有一兩個人獲獎,而華夏這邊卻是顆粒無收,卻是是不太好看。
不過隨著時代的進步,人民逐漸發現,諾獎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美好。
至少對於華夏來說,並沒有對西方人那樣公平公正。
不過畢竟是最有含金量的獎項,在前年一位華夏作家獲得諾獎之後,舉國上下仍然是歡騰一片。
實現零的突破以後,人們的視線又望向其他獎項。
將分類細分到文娛界,奧斯卡毫無疑問是人類文娛獎項的總統山。
或許三大電影節的獎項一樣含金量十足,但是一提起電影獎項,大部分人最先想起的還是奧斯卡。
沒辦法,因為這是美國人舉報的獎項,而近五十年來,美國一直保持著世界的文化風向標。
不光是奧斯卡之於電影,同樣也包括格萊美之於音樂,艾美之於電視劇。
亞洲因為文化的原因,文娛方面向來不被西方所理解,所以得獎的次數並不多。
日本稍微好一點,畢竟出了不少的牛人,尤其是已經去世的白水涼介導演。
在洛泉橫空出世之前,他曾是日本喜愛度最高的明星。
他所拍攝的電影,採用了很多在當時非常先進的手法,無論是對光影的運用、鏡頭的移動,都啟發了一系列的後輩。
他的作品,引領了一個時代的潮流,將東方電影拉進了世界電影的版圖,被譽為電影天皇!
取得了如此之多成就的他,也是無可爭議地獲得了奧斯卡終身成就這一重量級獎項。
目前亞洲只有四人獲得過這樣的獎項,日本有兩位,而華夏只有一位。
其實整個華夏,得過奧斯卡獎的人都不多,WW倒是有一位天才導演獲得過不少的奧斯卡,甚至包括最佳導演、最佳外語片這樣的大獎。
可惜那電影並非是華夏人投資,只能算是華語電影。
真正完全屬於華夏人自己的的奧斯卡,至今還沒有出現過。
包括這次已經有了提名的洛泉,就算她獲獎,歌曲也是英語歌,而且是作為《指環王》的主題曲。
一個完整的屬於華夏人的奧斯卡,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