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衝這個,這張專輯我必買”
“聲音也能衝”
“你們有些不對勁。”
“洛泉總是能想出這些悅耳動聽的旋律,她到底是怎麼做到的啊”
“這就是人和人的天賦差距了,洛泉各種好歌層出不窮,國內九成以上的歌手都在吃老本、抄來抄去。”
“無所謂的,反正也不聽這些人的歌,有洛泉一個人的就夠了。”
這小段音訊出來,再次為新專輯帶來了一波熱度,同時國內的歌手又遭到了一波吐槽。
對於目前華夏的一種新生代歌手而言,洛泉就像一座壓在他她們頭頂的一座大山,總是會被拿去與之比較,而最終的結果也顯而易見,會被爆得體無完膚。
雖然洛泉多次讓粉絲不要去做這些沒有意義的比較,但還是有不少人會以“粉洛泉”為榮,藐視其他歌手以及粉絲,總覺得自己高人一等。
這樣的現象其實在國內非常常見,甚至可以延伸到音樂、遊戲、電影等領域。
一句話,自己喜歡的越小眾,就越覺得自己處在鄙視鏈的越頂端。
洛泉曾經對粉絲說過很多次你和你喜歡的東西沒有任何關係,歌曲是歌手創作出來的,你只是一個傾聽者,所以不要拿著別人創作出來的歌到處去顯擺。
她的這番話,得到過很多音樂圈老前輩的稱讚。
但和她一個年紀的音樂人對她就沒有那麼多的讚譽了,因為她們是最直接的競爭者。
每到洛泉發歌的時候,國內音樂市場總是一片慘淡的,因為其他歌手的歌突然就沒人買,沒人聽了。
除了那些偶像明星還能得到粉絲的忠誠支援。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她們的歌和洛泉比起來毫無優勢。
出道一年,洛泉在流行樂領域幾乎什麼曲風都嘗試過,甚至還有搖滾、民謠、說唱。
聽過了她的歌,再去聽其他歌手的作品,總會覺得有些索然無味。
所以洛泉發新歌時,都是同行業績大幅度跳水的時刻。
有意思的是,洛泉每次發新歌都跟擠牙膏似的,隔幾天發一兩首,一張專輯發完往往要二十天乃至一個月。
而她發專輯的速度又快得離譜,導致給其他歌手喘息的時間就更少了。
國內數字音樂市場本來競爭就激烈,一幫世紀初就出名了的“前輩”至今霸榜不肯退,一大幫從新興平臺崛起的音樂人勢頭又如此兇猛。
夾在中間的一二三線歌手生存都比較困難,每次發新歌還得繞過洛泉這個男女通吃的大魔王,能生存到現在,實在是太不容易了。
唯一慶幸的是洛泉似乎從來不去接商業演出、音樂類綜藝和廣告,給市場讓出了最大的一塊肥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