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玉霞兒說完,李萬隆突然想起來李無雙對自己說過,好像是認識了一位大哥,還一起去了青樓!
玉堂春看向柳七的眼神更加曖昧,彷彿此人很鐘意,玉堂春清楚知道李無雙是個什麼樣的人,雖然天生體胖,但心氣極高,輕易不會服軟,再加少爺習氣,但他認柳七做大哥,就足以說明問題。
李萬隆不愧是做生意的,轉眼道:原來是無雙的朋友,真是太巧了,那就上座吧。
李萬隆跟在玉堂春後面:這包廂可是我們最好的包廂!
包廂內早已有侍女坐在旁側焚香操琴,正中放著一張八仙桌,桌後牆壁懸匾、幛、字畫等,寓意四全四喜,吉祥如意。
又不是第一次來,別再王婆賣瓜了!玉堂春調侃道。
眾人依次坐定,玉堂春、李萬隆坐在主位,柳七,坐在玉堂春右邊,玉霞兒坐在柳七旁邊。
李管事站在一旁。
小李,告訴後廚做十三花!
十三花!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風格,蘊含著豐富的禮儀文化。如今,是小武城飲食文化中一抹獨特的風景。
十三花的講究在於桌椅需為八仙桌,一席八人,上設一對太師椅,這是席中最尊貴的位置菜上齊後,尊者先動筷,其他人再跟著動筷子。倒酒的時候,不是一整圈斟下來,而是先左後右,再左再右。整個吃飯的過程就是大宋餐飲禮儀的生動演繹。
靈豬是食材中的主角,排骨、五花肉、豬蹄、豬肘等多種花樣。廚師的功力在肉片中體現,沒有苦練數十年的廚師是做不出來的。看似一樣的豬肉,大廚需費盡心思百變花樣的做出十幾樣肉食,這正是十三花的複雜之處。
聽到十三花,柳七腦海中閃出一段記憶,謝老怪曾說過,當年大宋皇帝東征,駐紮小武城的時候,時任小武城城主獵殺一頭三階靈豬做十三花,龍顏大悅,東征凱旋之後,那位小武城的城主變成了如今的宰相。十三花自然而然成了大宋的國宴。
玉霞兒聽到十三花,絕美的臉龐也是極為驚訝,美目漣漣。
李萬隆看到眾人的表情,滿意道:大家不必驚訝,李莊酒樓之所以能做國宴,緣起一段舊事。
李萬隆頓了頓道:當年陛下東征,時任小武城城主歐陽修,也就是如今的丞相大人,孤身一人擒來一隻三階靈豬,為陛下獻上這十三花,只是大家可知道,是誰操刀執勺?
聽到這裡,眾人都陷入沉思,努力回憶,還原著當時的情景。
柳七看向李萬隆:李家!
李萬隆聽到柳七的回答大笑起來,哈哈哈,不錯,是這樣!
聽到李萬隆親口承認,眾人心裡漸生一絲明悟,想到這裡,玉堂春與玉霞兒則是心裡暗自佩服柳七的睿智。
當年城主歐大人擒來靈豬之後,卻一時尋不上擔任掌廚的合適人選,看到好友焦灼,家父不忍,於是封刀半生的他又再次操刀執勺,為陛下做了一桌十三花。
家父為了那一桌十三花,三天兩夜未曾閤眼,再加烹飪靈豬需以靈力支援,只是當時家父修為不及歐大人,烹飪中途,家父靈力不濟,只得損傷元氣,將元氣轉化成靈力,最終一席十三花做成了,可家父………
說到痛處,李萬隆的聲音越來越小,臉上也露出傷痛。
沉吟片刻,李萬隆繼續道,陛下嘗過十三花後,大呼過癮,便傳令召見掌廚之人,而當時我們家正在操辦後事,陛下知道後,便下令十三花為國宴,並追封家父為十三花王,唯皇宮御膳房與李家後代可做十三花,其餘大宋子民不可擅做,違者斬!時光荏苒,當時的事情現在多半人怕早是不記得了,我較你們年長,所以你們自然是不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