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聞言後,大罵韃子無恥,都被東瀛人打的求和,還要噁心朝廷,挑撥離間,讓兩個朝廷再一次爆發內戰。
眾人又一次破口大罵,秦楚也是越想越氣,心想著韃子確實噁心,企圖只用兩封議和盟書,讓殘明勢力繼續內訌,確實是權利鬥爭的高手。
秦楚決定做些什麼,不能在這裡傻乎乎等待,鄭成功和東瀛殘軍繼續戰鬥,在廣東等地還有可能會遭到東瀛艦隊的突襲,秦楚和眾人說起下一步計劃,是在這裡繼續和其他勢力乾耗著,還是去做一些其他事情?
陳邦彥說道:“大人,下官以為,我軍在肇慶府立足,可我軍大本營又在柳州府,這兩地之間隔著幾個州府,大人要不要下令第二師,和柳州府百姓集體來肇慶府就食?”
“不可,參謀長,我軍在柳州府就像是顆釘子,紮在朝廷心腹,讓第二師撤回來,豈不是自斷臂膀?”
聆聽陽堅決反對,他認為不僅不應該撤回第二師,更應該給第二師補充一批東瀛武器彈藥,加強第二師防守力量,李長刀和李化鯨支援聆聽陽建議。
一直沒有說話的李過和高一功也站出來,支援聆聽陽,他們認為柳州府是戰略要地,不能輕易放棄。
可是柳州在大後方,就算是送去一批武器彈藥,還不是被朝廷包餃子?
張家玉站出來支援陳邦彥,認為給第二師送武器彈藥,最後只會讓朝廷得到更多武器彈藥。
秦楚冥思苦想,他腦海裡出現一幅地圖,在江南地區,有各種勢力盤雜其中,兩個朝廷,鄭成功,魯王,金聲恆,金聲,何騰蛟,大西軍還有貴州大小軍閥。
他麾下軍隊只是其中一隻較大的勢力,並沒有碾壓其他勢力的實力,既然如此,為什麼不從這裡殺出去,去其他地方開拓屬於自己的領土呢?
他猛地一拍桌子,說道:“韃子不是要求和嗎?那我們偏偏就不同意,打過長江,讓江北的韃子聞風喪膽。”
陳邦彥等人被秦楚一番話驚呆了,他結結巴巴說道:“大人,此話...可不能胡言亂語啊?”
“哼,江南地區大小軍閥多如牛毛,我軍也不過是其中一隻,本都督決定從江西北上南直隸,進攻淮北韃子,將韃子勢力進一步壓縮在京城附近,極大壓縮韃子生存空間。”
張家玉很快就明白過來,和秦楚說道:“大人,果真如你所說,我軍揮師北上,光復中原,將韃子趕到京城,和東瀛人夾擊韃子,那時。韃子要麼被全滅,要麼就是投降我軍或者東瀛人,不管他們選擇什麼,作為一支敵對力量,將會不復存在。”
聆聽陽等將領認為秦楚和張家玉言之有理,至於韃子選擇投降誰,其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消滅一隻成建制,有組織的強大軍事集團。
秦楚也不再懼怕東瀛軍隊,在和東瀛人作戰中,他大概想到東瀛人武器並不能自給自足,一定是有著更先進的技術,實現武器空間化傳送。
這也是為什麼和東瀛軍隊作戰中,東瀛軍隊也會出現出現武器彈藥不足的現象,這就很好詮釋東瀛軍隊也不過是在投機取巧,並沒有腳踏實地發展科技。
麾下將領也不懼怕東瀛人作戰,認為東瀛人就是三板斧,當武器彈藥消耗完了,就是扛著一群廢銅爛鐵的豬玀兵。
可是從江西北上,可是要從金聲恆防區路過,金聲恆部下戰鬥力不強,堅守城市還是可以做到的。
“不用怕,我軍繳獲這麼多東瀛武器,還有數百顆手榴彈,金聲恆部下只要還是人,見到步槍和子彈的威力,就會做出棄城或是投降選擇。
秦楚很有自信,但是眾將領還是覺得有些冒進,數萬大軍需要的糧草,還有從肇慶府出兵江西,沒有得到朝廷的同意,豈不是率先內訌嗎?
“諸位,不用擔心,我軍在金聲恆那裡也有人。”
秦楚告訴眾人,金聲恒大將宋奎光早就秘密效忠他,在九江府駐守,也就說只要大軍路過贛州府,北上南昌府,在南昌府擊敗金聲恆,就可以獲取補給,還能夠和宋奎光會師,至於江西東北部的南直隸,是金聲的勢力範圍。
以金聲和秦楚友誼,不僅會給秦軍補給,還會和秦軍一起進攻江北韃子,秦楚對此也堅信不疑。
徐仁才在秦楚說完以後,也站出來說道:“諸位弟兄,我情報部在金聲恆軍中也有棋子,現在是時候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