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臂通很輕鬆回答他,他在惠州城和東瀛人打了幾次,僥倖沒有死在東瀛人槍炮之下,今天可能會死在自己人之手。
他這麼說,武韓下定決心告訴他,陛下已經復位,還請江僉事回到陛下身邊,重新擔任錦衣衛鎮撫,保護陛下和朝廷安全。
江臂通被武韓說的雲裡霧裡,問道:“什麼陛下?”
“陛下就是弘光爺,江僉事有所不知,經濟部寧僉事,就是當朝弘光爺,也就是在南京城那位萬歲爺,陳尚書已率領文武百官,擁護弘光爺復位,還請將江僉事莫要為難我,還請和我一起回到朝廷。”
江臂通何等聰明,立即想到今天發生的事情,秦楚密令他深夜去軍營,但是陳子壯的兵馬搶先一步,他對武韓說道:“你的意思是讓我拋棄秦大人,回到朝廷,是嗎?”
劉良能站在一旁,對趙毅煥和劉大眼說道:“今天有些怪異,武韓有些不善,都注意點,情況不對立馬殺出去。”
武韓很明確回答江臂通,就是這個意思,讓他在秦楚和陛下之中做一個選擇,江臂通對武韓輕聲說道:“武韓,東瀛人就要打來了,韃子也在隔壁贛州府,你在這裡做這些事情,又有什麼意義呢?”
武韓無言,他看著江臂通緩緩從袖口掏出鐵釘,還有劉良能等曾經戰友,不忍心兵戎相見,突然對江臂通罵道:“說了城內沒有大米,還要到城裡買米,我看你是吃飽了撐著,還不從老子眼前消失?”
“是是是,軍爺說的極是,小的這就去城外看看。”
江臂通彎著腰從城門口穿過,他知道武韓放他一馬,魏朝也放他一馬,這些曾經的戰友念及舊情,讓倆人帶著部下出城,前往宗臂軍營。
而留在城內的閻可義和杜永合兩人,正帶著部下在城內接受整編,兩人是從清軍和東瀛軍投降過來的將領,進城後受到歧視,閻可義被降級為守備使用,杜永合更是一擼到底,成為和平衛把總,兩人自然是不服氣,可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忍著惡氣接受明軍安排。
兩人也沒有在秦楚面前爭寵想法,從城內兵部出來,就帶著部下去找秦楚,還沒有走出一百米,就被魏朝帶著三百士兵給攔下來。
閻可義看著魏朝等明軍將士,問道:“你們這是要幹什麼?”
“不幹什麼,陛下覺得你們太危險,給你們準備新的地方,還請諸位跟我來。”
魏朝隨後做出一個請的手勢,閻可義和杜永合被迫魏朝一起走,魏朝並不想殺害兩人及他們部下,將兩人部下分到各軍,讓閻可義和杜永合兩人分別去藍衣軍和陳上庸軍中報道,以此來分化瓦解兩人原有兵力和影響力。
魏朝作的這一切,都被陳邦彥看在眼裡,在今天上午,他跟著秦楚回到城中,立即被陳子壯邀請到到和平城的兵部,他很好奇城內什麼時候多出來一個兵部,他可是秦楚軍中兵謀部僉事。
他跟著陳子壯來到兵部,發現在城內這個兵部和朝廷兵部沒有區別,從尚書,到左右侍郎,司務,郎中,主事,大使等官員一應俱全,他看著陳子壯,表情充滿複雜,不明白一個小小和平縣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官員?
陳子壯告訴他,他以召集百官,推弘光重新登基,復建大明天下。
陳邦彥對陳子壯擁護弘光帝這種行為,並沒有多少反對,相反對永曆帝有些失望,李成棟還沒有打過來,就放棄肇慶府,遠遁廣西梧州,永曆帝逃跑行為,讓永曆一朝在廣東民心盡失,陳邦彥對陳子壯說道:“擁護永曆帝也並不是不可以,可咱們現在人少力薄,能打也就是秦楚和家玉等將領,這時候宣告天下復位,會不會遭到其他勢力聯合打擊?還有在廣西的永曆帝,也會因此反目成仇,還請尚書大人三思啊。”
“兵科,這些事情你就不用擔心,韃子已經放棄贛州府南部,我軍今日出發,即日就可光復贛州府大片領土,至於秦楚,陛下讓他效仿范蠡,做一個安樂的陶朱公。
陳邦彥傻眼了,趕緊對陳子壯說道:“尚書,萬萬不可,我和秦楚在惠州城和東瀛軍隊交戰,東瀛軍隊比韃子還要厲害,這時候剝奪秦楚兵權,不是毀了大明基業嗎?”
“小小東瀛倭寇,也就是有些厲害的火炮,算不上心頭大患,我們真正敵人還是韃子,只要讓陛下復位,統一天下兵馬,仍然有實力和韃子劃江而治,咱們也可以收回兵權,避免在一次出現江北三鎮和左良玉這等惡劣事件,我這樣做,難道不是為了大明嗎?”
“你...你,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