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立即調動作戰部隊,馮盧部,劉良能部,快槍營中的全部步槍手,以及閻可義和杜永合兩部,跟著秦楚前往七星崗,其他人繼續北上。
陳邦彥請求跟著秦楚一起伏擊東瀛人,卻被秦楚斷然拒絕。
“僉事,有你在隊伍裡頭,我放心,等我滅了這群東瀛人,立馬就追上你們,咱們事不宜遲,分頭行動。”
陳邦彥也不再堅持跟著秦楚去伏擊東瀛軍,不多時,明軍隊伍中分出數只小規模隊伍,在秦楚帶領下趕往七星崗,秦楚還特意命令杜永合和他的幾十個部下,帶上數百套東瀛軍服,說不定會有大用途。
龍川到七星崗有半天路程,秦楚要求諸位將領,一定要趕在東瀛人到達七星崗之前趕到,否則這一路上就是白忙活。
劉良能所部都是騎兵,他們作為前鋒,不到半天時間就跑到七星崗附近,密切關注七星崗附近的敵情。
此時七星崗已經聚集七八千百姓,這些百姓都是東瀛人和偽軍從各地趕來的,還有一隻六百餘人偽軍隊伍在這裡警戒。
劉良能讓部下把打探的訊息,告訴還在路上的秦楚,秦楚收到訊息以後,突然下令全軍將士放慢前進速度。
杜永合和閻可義臉上有些不理解,秦楚向他倆說道:“東瀛人見還沒有到七星崗,那麼一定就在趕來的路上,在七星崗伏擊東瀛軍,會造成大量百姓傷亡,不如就在半路上伏擊東瀛軍隊,減少不必要傷亡。”
馮盧問秦楚,怎麼斷定東瀛人會走他們正在走的這條路呢?
秦楚拿過地圖,告訴眾人,七星崗是廣州府和惠州府交界地帶,廣州府已經被東瀛人攻佔,府內百姓早就接受東瀛人統治,東瀛人既然是來惠州府搶人,那麼就會選擇從大路上驅趕百姓到達七星崗。
大軍只需要在七星崗東面大路上伏擊,就可以將東瀛軍隊一舉消滅,眾將領對秦楚判斷心服口服,秦楚也下令軍隊不緊不慢往七星崗前進,距離七星崗還有五公里,劉良能部終於發現一隻龐大軍隊,正從長寧方向趕來。
這隻隊伍,應該就是東瀛軍隊驅趕老百姓的隊伍,秦楚帶著軍隊立即往七星崗東北方向趕去,在東瀛軍隊距離七星崗還有兩公里的官道上埋伏。
秦楚看著東瀛士兵耀武揚威,驅趕明人百姓,有的百姓走路慢一點,東瀛士兵上前用刺刀捅死,更有東瀛士兵也殺人取樂,故意用刺刀將明人腳筋挑斷,然後驅趕明人趕路,走得慢了,又是一刺刀下去,也不直接捅死,而是捅在大腿動脈,看看明人血液可以噴得多高,讓被捅傷百姓失血過多而死。
隊伍裡有女人姿色不錯,東瀛士兵將她們從隊伍里拉出來,在光天化日之下做著禽獸不如事情,數千明人男子不敢有任何換手動作,麻木看著妻女被東瀛人侮辱。
秦楚和所有明軍將士都拽緊拳頭,等待最合適進攻機會,東瀛軍三百多人,大部分在隊伍兩旁,少數人在隊伍後面,最前面也有五十餘人,在他們經過官道最窄的地方,秦楚大聲吼道:“殺!”
埋伏在在官道兩旁的步槍手同時開火,瞬間打死打傷近一半東瀛士兵,因為明軍步槍手對步槍使用不是很熟練,在打死東瀛士兵的同時,也誤傷和東瀛人同等數量的老百姓。
使用長槍大刀明軍早就憋了一肚子火,在步槍手開火後,也猛虎下山委屈姿態,殺向東瀛人,東瀛軍隊舉著步槍還擊,可是在狹小地帶和大量百姓擁擠的情況下,東瀛人步槍就像是燒火棍,完全沒有發揮作用,在打死一百多明軍士兵,東瀛軍被明軍靠近近身搏鬥,東瀛人人數劣勢被無限放大,不多時,三百多東瀛士兵被全部殲滅。
明軍將士是不敢相信,這一次戰鬥竟然會這麼輕鬆,第一次和東瀛軍隊交戰戰損比例持平,
很多百姓被誤傷,但如果是在七星嶺伏擊東瀛軍,恐怕被誤傷百姓會更多,很多百姓跪在地上貴些官軍,秦楚提著大刀來到東瀛軍屍體面前,對杜永合說道:“換上東瀛人衣服,我們去七星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