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城外明軍和鄉勇端著武器殺入城,城內清軍還有四千多人,在八旗兵指揮下全部龜縮在城內,想和明軍打巷戰,可是秦楚不給他們機會,命令周福東等本土人士去喊話,只要投降,以前投降韃子事情既往不咎,可以選擇回家,也可以選擇加入官軍,要是繼續負隅頑抗,不僅要被殺死,還會連累家人和父老鄉親。
城內綠營兵大部分都是贛州府本地人,有部分還是投降清軍的鄉勇,和明軍那邊鄉勇都是熟人,在周福東喊話後,有一千多綠營兵選擇投降,還有將近兩千綠營兵仍然在頑抗,他們全部集結在贛州府校場,利用這裡防禦設施,和明軍決一死戰。
對於清軍中的死硬分子,秦楚從來不手軟,下令全軍殺入校場,校場清軍被殺散後,全部躲入到巷子中,明軍以街道為目標,逐條街道進行清掃,只要是負隅頑抗者,統統消滅,到這個份上,殘存八旗兵和綠營兵也不再心存幻想,和明軍進行慘烈巷戰,秦楚看著巷戰爆發,有點後悔沒有帶一部分城防軍過來,城防軍可是巷戰好手,遇到清軍躲在屋子裡,直接就是一罈子炸藥扔進去,有點後世特種兵城市作戰味道,不過贛州城綠營兵戰鬥力也不強,經過半天時間清掃,終於消滅城中清軍抵抗勢力,
將城中清軍肅清後,秦楚正式開始全面接管贛州城,城中鄉勇還有四千餘人,被分成三部分,其中以嶽令柒為首一千鄉勇直接劃給李長刀和郭淵部,兩人各自分到五百人,其中嶽令柒為郭淵部副千總,剩下兩千多鄉勇要求迴歸各地地主鄉紳序列,對這些要求迴歸鄉勇,秦楚也沒有拒絕,大方讓他們回去,剩下一千左右鄉勇都是主力被打散的部隊,全部被劃分到曹宇宙部,用來充實曹宇宙部實力。
至於被俘虜兩千多綠營兵,全部被剪掉辮子,這些人怎麼處置,秦楚一時間也沒有好辦法,畢竟他們加入清軍在先,想把他們吸納到隊伍中,恐怕使得軍隊戰鬥力和抗清意志大幅度下降。
周福東卻和秦楚提出一個好法子,這些人都是俘虜,反正也沒啥戰鬥力,還不如都分給各個地主做家奴,可以得到一大筆銀子等補償,還可以和本土人搞好關係,這個方法確實很不錯,要不是楊巴龍一席話,秦楚差點就答應下來。
“大人,這些綠營兵是可恨些,但這麼分掉著實可惜,下官認為何意讓他們去屯田,幫助官府屯田,總比私人屯田更強。”
也正是因為楊巴龍這句話,讓秦楚茅塞頓開,他把大量土地分給老百姓和有軍功將士,真正掌握在指揮部手中土地卻很少,這些土地也都被荒廢,如果有這些俘虜幫忙開墾屯田,這會使得指揮部權利和威懾力大為增加,不僅可以壓制本土勢力,還能夠加強對佔領區域控制能力。
秦楚墜楊巴龍更加信任,也虛心接受楊巴龍建議,周福東又吃了一個憋,也無話可說,誰讓秦楚才是真正朝廷命官呢?
做完這些後,秦楚命令贛州城戒嚴,同時命令徐仁才繼續打探劉良能和楊遇明具體位置,徐仁才率領部下出城而去,有贛州府百姓幫忙,很快就打探到劉良能動向。
劉良能在安遠縣停留半天,又是虛晃一槍,把楊遇明引來後,調轉方向由此一次北上,在新田和情報部官員接上頭,終於知道贛州城已經被秦大人攻佔,任務已經完成,劉良能也就沒有必要再帶著楊遇明兜圈子,直接率軍撤回贛州城,在身後的楊遇明窮追不捨。
當他知道劉良能竟然往贛州城逃竄,心裡那個得意,心想這群明軍也是腦子發糊,竟然往贛州城逃竄,這不是送死的嗎?
在距離贛州城還有半天路程,命令部將去贛州城調動綠營兵,和八旗兵一起夾擊劉良能這夥明賊,結果派去贛州城的部將,剛剛進城就被嶽令柒一刀砍死,他等了半天都不見部下回來複命,心裡有些奇怪,反正劉良能騎兵就在贛州城附近,他的部隊也需要短暫歇息,於是帶著八旗兵直接回城。
此時在贛州城內,一片凌肅之景,在小南門門口,已經完全復原,看不出來這裡不久前發生戰鬥痕跡,秦楚率領全軍將士在城內設下伏擊。
其中曹宇宙令一千將士在東門埋伏,郭淵領兵一千在西門埋伏,其餘將士全部埋伏在小南門,這裡是楊遇明回城必經之路,其他兩們門比較狹窄,從小南門入城,可以直接進入校場,明軍在小南門城門口六百米距離,二十門虎蹲炮已就位,只等清軍入城,大炮齊發,利用虎蹲炮殺傷力及輻射範圍面積大特點,最大限度殺傷八旗兵,其餘士兵全部埋伏在小南門兩側,等待敵軍完全進入小南門,全域性伏兵盡出,將楊遇明等八旗兵關門打狗,全部殲滅。
楊遇明在回城途中一直等待部將回來覆命,卻沒有等來部將,這使得對贛州城是否產生變卦而感到懷疑,他把部隊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八百八旗兵先進城,等城內安全,剩下一部分再進城也不遲。
贛州城城牆上由明軍和鄉勇假扮綠營兵在城牆上巡邏,留守的八旗兵鎧甲也被換上,從城外看沒有任何區別,當第一批八百八旗兵,昂著頭從小南門進城,秦楚看見清軍分成兩部分,立即下令改變計劃,由劉良能率領全軍騎兵去遊斗城外八旗兵,其餘人以最快速度殲滅入城八旗兵。
八旗兵進城後,城門立即被關上,在城外楊遇明聽見城內炮聲大作,大叫不好,立即率軍衝上去,想從其他兩門支援城內八旗兵,卻被劉良能率領騎兵從東西兩門衝出來,兩千左右明軍騎兵死死擋住八旗兵,也不和八旗兵一對一廝殺,就是利用騎兵高速衝擊力和遊走能力,將八旗兵死死攔在城外,楊遇明不顧傷亡,帶領部下一步一步往贛州城小南門殺去,想盡快救出城內八旗兵。
在城內的八旗兵,被虎蹲炮一頓轟炸,大量將士被炮彈炸開後的碎片擊中,死傷狼藉,炮擊結束後,又被明軍弓箭和火銃洗禮,在最前和周圍八旗兵幾乎斃命,明軍並沒有衝上來肉搏,而是繼續用遠端武器攻擊八旗兵。
八旗兵很快就從慌亂中調整過來,直接衝擊明軍炮臺,在他們面前,李長刀和郭淵帶領鄉勇勇敢衝上來,面對殘餘八旗兵,鄉勇終於一雪前恥,利用人多優勢,痛打落水狗,數千人圍攻八旗兵,八旗兵人少,卻仍舊是以命換命,殘餘四百多八旗兵仍舊是殺死八百多鄉勇,才被全部殲滅。
城內八旗兵被殲滅後,秦楚下令在城內軍隊出擊,城內明軍和鄉勇從城內殺出來,和劉良能騎兵共同出擊,將楊遇明圍在贛州城外草地上,楊遇明遇事不慌,指揮八旗兵和明軍遊鬥,八旗兵中蒙古八旗也有兩百餘人,也都是騎兵,和明軍騎兵交手中,佔據絕對優勢,每一次和明軍騎兵對沖,都能帶走成片明軍騎兵性命。
劉良能那個氣啊,他本人騎術還算不錯,就是手底下騎兵戰鬥力太差,很多人就是騎著馬的步軍,只有極少數騎兵有能力和蒙古八旗一戰,看著越來越多騎兵被蒙古八旗幹掉,他親自帶領二十名騎兵衝擊蒙古騎兵,蒙古騎兵也發現劉良能這一隻騎兵,集體調轉馬頭往劉良能衝來。
劉良能高舉長槍,和身後的部下高喊:“拼了,咱明騎還就不如人嗎?”
秦楚在城牆上看著騎兵表現,很不滿意,和從小在馬背上長大遊牧民族相比較,明軍騎兵就是幼兒園水平,不過他不擔心劉良能安全,因為勾皮和楊巴龍已經率領六百弓箭手,運動到蒙古騎兵對面,在蒙古騎兵衝鋒一剎那,就開始對蒙古騎兵進行射殺。
六百隻箭頭從劉良能等騎兵頭頂飛過,直接飛入蒙古騎兵陣營中,射殺數十個蒙古騎兵,蒙古騎兵毫不畏懼,一輪弓箭並不能阻攔他們衝鋒步伐,早佐領帶領下繼續衝向劉良能,劉良能身邊已經聚集七百多明軍騎兵,他將長槍望天空一舉,下令集團衝鋒,在衝鋒前勾皮又一次下令射擊,第二輪箭雨沒有對蒙古騎兵帶來多大傷害,但是得蒙古騎兵速度有些放緩,這一來一去時間,劉良能率領明軍騎兵卻先殺入蒙古騎兵中,雙方騎兵對騎兵,蒙古騎兵被明軍騎兵夾在中間,失去衝擊能力,只能是騎在馬上和明軍互砍,明軍騎兵又得到鄉勇支援,在騎兵和步軍攻擊下,兩百蒙古八旗兵紛紛授首。
楊遇明還在指揮滿八旗和漢八旗繼續對抗明軍,但是隨著蒙古八旗全軍覆沒,明軍騎兵主力再一次殺入戰場,滿八旗兵和漢八旗兵被輪番衝擊,不斷有士兵被成群明軍砍成屍塊,八旗兵拼盡全力,還是未能阻攔明軍步步前進,明軍前鋒已經殺到距離他只有五十多米距離,他再也坐不住了,拋棄部下秘密突圍。
楊遇明秘密突圍,卻逃不過明軍眼睛,秦楚下定決心殲滅楊遇明這隻軍隊,沒有殺死楊遇明或者俘虜他,他可以去贛南地區召集軍隊來攻擊贛州城,所以秦楚下達必殺令,明軍中騎兵瘋狂追擊楊遇明,楊遇明部下已經被明軍消滅殆盡,身邊沒有一個部下保護他的安全。
而他知道自己必須要逃出去,為了躲避明軍追擊,並沒有向贛南趕去,而是往南安府尋找劉武元,向劉武元尋求幫助。
他一人一騎,不停地敲打馬屁股,只要逃到南安府,就還有東山再起機會,贛州府只有贛州城和雩都城被明軍佔領,其他各地還在清軍手中,向劉武元借兵,還可以反敗為勝,他也不可惜戰死在贛州城八旗兵,只要能夠逃回去,就還能帶回來大批八旗兵和精銳綠營兵打回來,在逃跑路上他發誓要復仇,不殺死這群明軍他這輩子誓不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