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把他們帶上來。”
寧國府明軍只剩下六百餘人,領頭是一個叫做熊凱守備,滿臉血汙,略帶哭腔和秦楚說道:“秦大人,末將是朱總兵下屬守備熊凱,今晚朱總兵率領全軍和韃子決一死戰,不幸被韃子包圍,邱副總兵為了讓我們留點種子,讓末將領著弟兄投奔秦大人,還請大人收留我等殘兵敗將。”
秦楚一眼看去,寧國府明軍就剩下這幾百人,這部分明軍調入到劉良能的休寧軍中,以加強劉良能抵抗信心。
秦楚還在等待王獻訊息,但是王獻剛出去沒一會,很快就折返回來,不等秦楚問他,他就懊惱和秦楚說道:“根據前線斥候傳遞最新軍情,韃子幾乎是在朱盛濃出城後,立即發動對旌德縣進攻,旌德縣守軍不戰而降,主動開啟城門迎接韃子入城,績溪軍已沒有必要往旌德城去。”
秦楚當機立斷,命令諸位將領,既然旌德縣已經淪陷,徽州府軍在此也沒有必要在此地駐守,命令全軍分批次撤到叢山關,隨軍百姓也一併入關。
撤退命令已經下達,徽州府軍還好點,還能夠有秩序撤退到叢山關,隨軍百姓就亂了套,亂哄哄往叢山關方向跑去,漫山遍野都是身著單衣徽州府百姓。
這時候要是李棲鳳出動一隻精兵殺來,徽州府百姓將會淪為待宰的牛羊,天色已經泛白,秦楚騎在馬上,他還在為朱盛濃不理智趕到可惜,一隻一萬多明軍,在這一個普通夜晚損失殆盡,要是這一萬多明軍加入到徽州府軍,他有信心和李棲鳳打的有來有回。
突然,有一個斥候騎上快馬,在山路上馳騁而至,騎到距離秦楚還有五十多米地方,韓三刀抽出腰刀,以防止對秦楚刺殺,斥候也在五十多米地方開始減速,距離秦楚還有二十多米距離,翻身下馬,急匆匆跑來,向秦楚彙報:“報,指揮使,正山東北方向有一隻韃子騎兵往叢山關殺去。”
嘶,秦楚胯下戰馬發出嘶嘶嘶叫聲,秦楚也吸了一口冷氣,李棲鳳真是南拆的對手,他被迫命令休寧軍出戰,掩護百姓撤退到叢山關。
劉良能帶著休寧軍很快就頂上去,秦楚命令其他諸軍迅速撤退,他帶著李長刀部兩百騎兵逆向而行,他要看一看這隻清軍究竟有多厲害?
李長刀興奮的問他:“大人,咱們這是去給朱總兵報仇嗎?”
秦楚冷哼一聲,說道:“報仇,就這麼點人還不太夠,只是去看一看李棲鳳究竟何許人也?”
李長刀把頭縮回去,帶著騎兵跟在秦楚身後,秦楚騎術大有長進,在山路上也可一騎的很穩,一行人很快就來到正山半山腰上,看見一隻清軍正殺向叢山關附近百姓,劉良能部隊正好擋在中間,將清軍和百姓隔開。
劉良能看著清軍主將,有些出神,不敢相信問道:“良臣?是你?”
劉良臣十多年前戰敗投降滿清,不論是髮型還是容貌都發生變化,但還是被劉良能看出來,他可是劉良佐親弟弟,比劉良能還要親上幾分,劉良臣也發現劉良能,兩人從小也是光屁股長大,感情也非常好。
他和劉良能說道:“良能,你糊塗啊,怎麼還要為朱明陪葬,這天下大勢,你還看不清楚嗎?”
劉良能這輩子是和韃子幹上了,怎麼可能會被他三言兩語勸降,出言反駁:“你有臉說我?你和大哥都投降韃子了,你對得起朝廷嗎?”
“鳥擇良木而息,良能,你現在投靠過來,我保證你和你的弟兄,這輩子吃香的喝辣的。”
“滾犢子,老子和韃子不共戴天,今天看在血脈之情,我就放你一馬,還不快滾回去?”
其實劉良能心裡也沒有底,這劉良臣部下,看陣勢就知道都是精銳之師,臉上殺氣可比二三流軍隊搶的多,休寧軍雖然人數上已經恢復到最多的時候,但是老兵在前期作戰中損失過多,軍隊有三分二新兵,沒有把握擋住劉良臣,只能希望劉良臣看在血脈之情份上,放過徽州府百姓。
“你趕緊給我讓開,我奉李總督之命,追殺殘餘明賊,你還不速速讓開,否則休要要怪我不顧同胞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