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尊周終於撬動金聲恆思想,他趁熱打鐵說道:“所以我們也要學習他們,跟著滿人,哪有這麼自在,吃一些滿人剩下的骨頭渣子,總兵你也知道,滿人志在天下,我們又是從大明投過來的,這歷朝歷代哪有多少善終的叛將?”
這話可說到金聲恆心坎裡,他跟著左良玉投清,可以算得上是的大明叛徒,從古到今有多少卸磨殺驢的事情,他也擔心滿人平定天下後,把他當成前朝欲孽,隨便找個罪名滅三族,所以他問道:“那你想怎麼辦?”
“和對面徽州府談一談,尼堪不是在進攻池州府?那就讓他在池州府馳騁,我們不打婺源縣,也不攻打石埭縣,直接把軍隊拉到南昌府,在南昌府自立,那時候看誰給的好處多,就跟著誰混,何必在這裡和徽州府軍打得死去活來。”
吳尊周句句話說道金聲恆痛處,他還繼續說道:“尼堪已經帶走王得仁和宋奎光等部下,再任由尼堪宰割,怕是要成為光桿總兵?”
金聲恆很害怕成為光桿總兵,他迫切需要一塊基本地盤,有了地盤才有底氣和滿人討價還價,眼前正好有這個機會,可以佔據江西中北部州府,這可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他不想錯過,但還是有些擔心葉臣會報復。
吳尊周當然知道他在擔心什麼,和他說道:“葉臣正在進攻福建,聽人說福建哪裡不想打了,可是鄭芝龍之子鄭成功想繼續打下去,福建不久後將會有大戰,葉臣怎麼會在這個時,對總兵有所怨言呢?”
金聲恆決定觀望,看看尼堪進攻池州府去的戰績,你看取得勝利他錦上添花,立即協助尼堪進攻石埭縣,馬光死了,死無對證,尼堪也找不到馬關來職責他不去攻打石埭縣。
金聲恆也害怕尼堪死在池州府,和吳尊周說道:“這件事情就交給你去辦,密切關注尼堪在池州府動態,也莫要讓他折損在池州府。”
吳尊周立即把進攻婺源縣軍隊撤回來,但是這個時候他接到從祁門縣撤回來殘兵彙報,說是祁門軍主動出擊,擊敗在祁門縣疑兵,估計祁門縣軍隊會馳援婺源縣,吳尊周頓時陷入進退兩難,他有把握在祁門援軍來之前,攻佔婺源縣,可是攻佔婺源縣必然會和徽州府軍關係陷入冰點,這不是他想看的的結果,但是婺源縣得到援軍後,金聲恆這一路清軍會受到極大壓力,甚至徽州府軍會主動攻擊,可金聲恆得到訊息後卻笑得一臉燦爛。
他正好有機會賴在徽州府,
尼堪問起來,就說是徽州府軍主力南下,大軍被拖在徽州府,未能夠及時支援池州府,吳尊周當然不會認為尼堪腦子有這麼簡單,但是事實是徽州府軍主力來婺源支援,金聲恆命令大軍在婺源象徵性打一打,然後全軍撤回饒州府,佔據江西中北部各地。
尼堪希望援軍來池州府願意徹底落空,他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攻打青陽縣,潛伏在青陽縣的駝子已經做好準備,大軍一到,立馬開啟城門迎接清軍入城,尼堪悄然從石埭縣抵達青陽縣,在青陽縣外圍清軍人數已經達到一萬餘人,青陽守軍對清軍即將進攻一無所知,守將金道三守備也盡心盡責,他也知道石埭縣遭到清軍入侵,在數天前接到金聲命令,要求各地守軍加強戒備,防止被清軍偷襲、
青陽縣以前是朱盛濃駐地,朱盛濃佔領寧國府後,這裡屬於金聲直轄管理,金聲在此地駐軍兩千,守將金道三以前是朝廷九邊重鎮固原鎮把總,九邊沒落後逃到南方,流落到池州府,被金聲委任為青陽縣守備。
因為九邊精銳在關外死傷大半,他的戰友幾乎都犧牲在對滿清戰場上,他時刻記得敵人是滿清,有他駐守青陽縣,金聲很放心,並且大膽任命他為青陽縣軍事和行政最高長官。
他也不負使命,在青陽縣編練行伍,從兩千士兵擴充到五千人,他為了報答金聲,從駐軍調動三千精兵駐守銅陵縣,保護銅陵縣金聲等官員安全。
為此金聲還責怪他,讓三千精兵重回青陽縣,被他拒絕,他認為青陽縣處於銅陵和石埭之間,清軍攻打青陽,銅陵和石埭肯定會來解救,他只需要守住三到五天,等待援軍到來即可。
他不知道在城內有清軍細作,駝子透過重金收買,成功收買青陽縣兩個把總,這兩個把總一個是負責防
守城門,一個是負責城內治安,兩人在白花花銀子攻擊下,徹底倒向滿清,只要尼堪大軍一到,兩人立
馬開啟城門,金道三還被矇在鼓裡,為了抵抗清軍偷襲,他幾乎把吃穿住都放在城牆上,並且派出斥候在城外打探訊息。
可是今天出去的斥候一個都沒有回來,眼看太陽就要落山,金道三再也坐不住,當即點兵一百,和他出城看一看。
今天和他一起執勤的千總周禮突然指著城外一個模糊身影說道:“守備,那兒有人過來了。”
金道三一看,是他白天出城的斥候,他準備命令士兵出城迎接,周禮卻大叫一聲:“守備,城門咋開了?”
金道三往城下一看,城門不知道何時被推開,正準備下去叱喝,周禮突然撲過來,將他撲倒在地,天空中飛來數千只箭鏃,原來是清軍在黑暗中萬箭齊發,青陽縣斥候身受重傷,但仍舊是使出最後一絲力氣。
“韃子來啦——啊”
他的後背被清軍用長槍貫穿,一萬清軍從黑暗中殺出來,青陽縣城門已經被開啟,城下守軍被叛軍殺得一乾二淨,城內突然起火,是駝子和被收買把總在城內縱火,金道三推開壓在身上週禮,向城牆上存活將士命令還擊。
“周禮,還活著嗎?”
周禮回答他:“沒事,咱們怎麼辦?”
金道三命令周禮守護城牆,他帶著五十多個士兵去關上城門:“你在這裡守著,我帶人去堵城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