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流浪在南明> 第一卷:征戰中成長 第二百七十八節:議和(十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卷:征戰中成長 第二百七十八節:議和(十三) (2 / 2)

牛光天有些沉重說道:“寧國府被李棲鳳十萬大軍圍攻,朱盛濃大軍被壓縮到旌德縣一隅之地,旌德縣你不陌生吧?”

李濃對旌德縣很熟悉,當初和秦楚打旌德,他可是出力不少,聽說李棲鳳正在圍攻旌德縣,他不由得有些抗拒。

整整十萬大軍啊,可不是一萬兩萬,可是十萬大軍,可以把旌德縣圍的水洩不通,他滿打滿算也就四千多兵馬,還需要兵馬留守黃山,哪有多餘兵力支援朱盛濃?

他想了想,還是問道:“秦大人就讓我們去支援寧國府嗎?其他駐軍就沒有任務?”

牛光天告訴他,秦楚還會調動其他援軍:“有,在我來之前,績溪軍已經馳援寧國府,績溪軍副總兵王獻,你應該很熟悉,他帶領三千兵馬去寧國府,還有休寧軍,即將啟程支援寧國府,秦大人對寧國府很重視,寧國府要是被韃子佔了,韃子可以隨時進攻我等,不管是秦大人,還是你這黃山,都會處於韃子打擊範圍之內,你我都不能善終。”

“容我想一想。”李濃沒有急於答應牛光天,他讓牛光天在山寨住幾天,他和大眼等人商議後再做決定。

牛光天看他這幅表情,就知道它並不想出兵,牛光天也不好強求,他來到黃山還有另外一個目的,就是替祁門縣守軍找到張精,據情報部從還活著百姓口中,瞭解到張精有可能藏在黃山,跟隨牛光天護衛中有三個情報部官員以及五個祁門軍士兵,他們在黃山上暗中觀察,果然看到少數祁門叛軍。

牛光天根據這個情況,很快就得出張精隱藏在李濃軍中,他說不動李濃出兵,暫時打探到張精下落,也算是完成一個任務,在傍晚再一次拜訪李濃,向他闡述寧國府被清軍佔領,李濃在黃山處境也會很危險,李濃仍舊是聽不進去肺腑之言,只是表態讓大眼帶領軍隊去支援打,至於去多少人支援朱盛濃,他心裡也沒有底,或許全軍出擊,或許象徵性五百人去加油助威。

牛光天很失望離開黃山,李濃等他走後,在山上走來走去,引起了芸娘注意,芸娘問他是否有心事?

他將牛光天上山,請求他出兵寧國府事情告訴芸娘,芸娘聽後對李濃拒絕出兵行為有些失望,她和李濃說道:“我們的孩子就要出生了,我不希望孩子父親是一個懦夫,是一個不顧兄弟情義,只苟且偷生小人。”

芸娘說話很重,李濃被說的無地自容,芸娘說的越狠,他內心就越痛苦,可不管芸娘怎麼說,他都不願意出兵,好不容易招了這麼多兵,在黃山他就是一方霸主,他不想把辛辛苦苦聚集兵馬葬送在寧國府。

為了不刺激芸娘,他假意讓大眼領兵四千支援寧國府,其實大眼只是帶領將士,去芸娘看不到黃山的另一側駐防,

芸娘真以為李濃是個漢子,默默給大眼打氣,希望大眼可以馳騁在寧國府殺退清軍,這個大眼和劉良能下屬劉大眼完全是兩個人,大眼跟著李濃以後,也從一個敢和韃子廝殺漢子,蛻化為自私自利小人,眼裡只有黃山這一畝三分地,只要自己過得好,天下是誰的,和他沒有多大關係。

秦楚希望李濃支援寧國府計劃落空,被迫抽調徽州府其他兵力,組建成援軍隊伍支援寧國府,他調動劉良能三千兵馬,聆聽陽兩千五兵馬,狼喉營曹宇宙一千五百兵馬,李長刀一千五百兵馬,城防軍鐵峰一千五百人,這是他能夠調動最後軍隊,加起來一萬人。

同時調動炮營五百人,把軍中所有能夠用的上火炮都拉上去。

但是這一次出兵遭到各部門集體反對,尤其是經濟部和後勤部,兩部門僉事向秦楚訴苦,後勤出現極大壓力,倉庫物資急需要補充,府內民夫在數次戰鬥中數量大幅度減少,老百姓厭戰情緒高漲,還請指揮使可以暫緩出兵。

秦楚也有些舉棋不定,出兵支援寧國府壓力很大,將要面對十萬大軍,朱盛濃也不過一萬餘人,徽州府軍也一萬餘人,加起來都不到李棲鳳兵力三分之一。

思來想去,秦楚還是決定孤注一擲,必須要全力支援寧國府,哪怕是支援部隊打光了,還可以退守叢山關,他命令各軍立即出擊,他親自帶領李長刀部趕往旌德縣。

剛出徽州府地界,秦楚接到前期支援寧國府王獻急報,李棲鳳前鋒已抵達旌德縣西北方向,距離旌德縣還有半天路程,旌德守軍軍心不穩,恐怕清軍大軍壓境,城內出現變故,請求秦大人速速支援。

秦楚沒有辦法,只能快馬加鞭趕到旌德縣,當他抵達旌德縣附近,徽州府其他各路軍隊還在路上,只有王獻績溪軍和他匯合,秦楚決定和清軍前鋒交鋒,試探李棲鳳這隻兵馬成色如何?

秦楚對王獻和李長刀說道:“打掉韃子這隻前鋒,挫一挫韃子銳氣。”

績溪軍和李長刀部加起來有四千五百人,秦楚侍衛隊也加入這次戰鬥,和劉良臣人數不相上下,王獻和李長刀有把握和清軍硬碰硬。

李長刀巴不得和清軍幹一次,副千總李挺主動請戰,他在叢山關憋得慌,急需要一場戰鬥緩解躁動不安的一顆心。

李挺被李長刀轟到一邊去:“一邊去,你帶五百人去後山守候,等最後時刻殺出來,給韃子致命一擊”

徽州府軍在正山嚴陣以待,劉良臣斥候也發現有一隻明軍在前方等待,劉良臣仍舊很謹慎,聽熊掌劉良佐說,南直隸這隻殘餘明軍實力抵達上九邊精銳,一定要不要冒進。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