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錫不太甘心和聆聽陽說道:“就這麼走啦?”
他很有義氣,這群被砍腦袋的屍體,被孤零零拋棄在這裡,他想給這群被砍腦袋的可憐人報仇。
但是聆聽陽不為所動,這群人究竟是好人還是壞人,他都不清楚,等到了銅陵縣,和秦大人匯合後,再向他彙報這事。
秦楚在出發前,和馬錫促夜長談,叮囑他萬萬不可魯莽行事,有事情多和聆聽陽商量,如果意見相左,要多聽一聽聆聽陽的意見。
他告訴馬錫,聆聽陽遇事沉著冷靜,經過一段時間接觸,馬錫在他身上,看到另外一個版本秦楚,馬錫對池州府不熟悉,兩眼一抹黑,思來想去還只能是聽從聆聽陽意見。
“好吧,算這群狗賊運氣好,咱趕緊走吧。”見聆聽陽否定,馬錫和武韓兩人只好悶著頭往回走,前鋒營在樹蔭下足足休息半天后,才繼續朝著銅陵縣城方向走去。
前腳剛走,在廢棄村落枯井中,鑽出來幾個腦袋,他們注視馬錫等人離去,其中一人對同伴說道:“速速啟稟吳帥,就說有一隻不明軍隊,向著銅陵縣城方向去了,要不要繼續跟隨?”
這幾人是池州府義軍外圍眼線,跟隨貢生吳應箕在池州府起兵抗清,在池州府和金聲遙相呼應。
池州府義軍首領吳應箕,也是一個意氣橫厲之人,在當地是有名硬骨頭,早年起草《留都防亂公揭》,討伐在南京僑居的奸臣阮大鋮,一時間傳為佳話。
應天府陷落後,他日夜不寐,豈會讓大好河山落入韃子之手,為了心中那一份信念,毅然在家鄉起兵,四處和叛軍交戰,在交戰中隊伍規模和影響力逐漸擴大。
另外一位明朝宗室將領朱盛濃,和他神交以往,也在本地起兵抗清,不久後帶兵來投,兩人兵合一處,在池州府石棣縣擊敗駐守當地清軍,光復池州府東面數座縣城。
雖然在池州府東面取得較大勝利,但是池州府其他地方漢奸橫生,越來越多的地方官員自上而下投降滿清,做了人見人惡的二狗子,二狗子帶著清兵搶劫平民百姓,肆意屠殺平日有間隙同鄉,引起了很大的民怨。
吳應箕和朱盛濃聽說銅陵縣二狗子已成氣候,竟然幫助清軍防守縣城,義軍要抗擊清軍南下,必須要拔掉佔據銅陵縣的這群漢奸。
為了消滅這群人,吳應箕做足功課,帶領大軍從石埭縣進軍銅陵縣,為了迷惑敵人,一路上大張旗鼓,讓半個池州府的人都知道,吳應箕要攻打銅陵縣,
被迫用這種方式攻打銅陵縣,他也有苦衷,他雖在池州府起兵,但對銅陵全境不是很熟悉,貿然進入銅陵縣境內,反而不能夠一次性消滅以本地人為主偽清官軍。
於是和朱盛濃商量後決定智取銅陵縣,想辦法將銅陵縣所有叛徒一舉殲滅,即可威懾想投降清軍的人,又可振作軍心。
按照計劃行使,他帶著隊伍來到銅陵縣東南方向,二十里處一處村莊,白日砍伐樹木,製作攻城武器,晚上軍營內操練行伍,聲勢浩大,給銅陵縣清軍要強攻銅陵縣假象。
到銅陵縣外圍十里距離時,吳應箕和朱盛濃上演一出好戲,當晚朱盛濃和吳應箕發生激烈爭吵,兩人帶著心腹部下在營地裡大打出手,持械鬥毆傷了數百人。
第二天早上,朱盛濃帶著部下憤然離去,一路上全軍扯開嗓門大罵,吳應箕是沒有種的人,竟然想帶著部下投清,還瘋狂散佈讀書多是負心人等言論。
朱盛濃一路上破口大罵,很快傳到佔據銅陵縣叛徒李宮麟耳中,李宮麟是銅陵縣縣丞,是當地二把手,也是當地投降清軍中最高明朝地方官,清軍南下擊敗弘光朝廷後,各路大軍兵臨池州府州縣,他見明廷敗像已露,便勾結一些潑皮無賴,半夜衝進知縣家裡,活埋了準備抗清知縣一家老小。
又心狠手辣殺掉不肯投降的其他官員,順利接管縣城,迅速開啟城門投降滿清,後即被任命為銅陵縣知縣,他苦於手下無兵,糾結縣城巡檢和七八十個破皮無賴組建軍隊,這些人願意跟著他奔個前程,而這百來人也是他所有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