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的邂逅,倒也不至於讓拿破崙四世產生什麼非她不娶的念頭。但日本國王原來有這樣一個活潑開朗妹妹的事情,他算是記住了。
理論上,拿破崙四世因為祖上拿破崙在法蘭西的赫赫威名,至今仍舊被法蘭西的農民視為法蘭西皇太子,是法國皇室的正統繼承人。但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拿破崙四世年輕,毫無威望,也沒有足夠的人脈和支持者。
法蘭西的農民確實願意支援他,但他並沒有足夠的政治和軍事聲望,用以重歸法蘭西。
這是硬傷,沒得辦法。誰叫拿破崙本人的軍事天才,以及曾經幾乎統一歐洲的功績,過於的耀眼。法國的老百姓不由自主的就會把他的後代和他比較,希望他的後代們,就算不至於像他那樣雄才大略,起碼也得上得了檯面吧。
活在拿破崙光耀世界的功績之下,其實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拿破崙四世得有拿得出手的事蹟,才能夠重返法蘭西,有所施展。不然就眼下這個光飄飄的樣子回法國,啥也得不到的。
歷史上他的選擇,似乎是求娶維多利亞女王的小女兒比阿特麗斯公主,得到英國的某種承認和支援。然後在英軍中服役,於殖民地戰爭中建立功勳,積累威望。
現在歷史發生了稍稍的轉變,因為他父親的去世,以及遺留在日本龐大的遺產,他來到了遠東的日本。
同篤姬和阿蘭二人告別之後,心中多少有些遐思的拿破崙四世坐上火車,趕去了神戶。坐火車的時候他為了不胡思亂想,還同自己的隨從,談論這火車公司有自己的股份呢,就是不知道具體是多少。
畢竟他爹當年的投資,都是法蘭西公使貝利考特管理的,現在就是一筆糊塗賬。
抵達神戶站,神戶的法國領事,以及許多法國商人,都親自到車站去迎接他。幾年前大夥兒還是君臣呢,面子上的功夫做一做是吧。
正高高興興的準備去酒店內下榻,突然有一名傳令兵跑來找尋法國領事。眾人多少有些不解,詢問發生了什麼事。
朝鮮正在斥洋!
拿破崙四世心裡面一個激靈,立刻仔細詢問。然後就見到從港口悽悽惶惶逃難而來的法國神父以及朝鮮教民,隨即便聽到了不少的訊息。
此時的朝鮮,是高宗大王在位,但是實際執掌朝政的乃是興宣大院君李昰應。畢竟高宗大王繼位時,年僅十二歲,能夠幹甚。幾年前,垂簾聽政的神貞王后趙氏去世,大權集中於李昰應一人。
李昰應為了恢復李家的權勢,同時在洋擾不休的局面下,增加武備,擴編新軍,收取嚴苛的農業稅和過境稅,導致地方上民怨沸騰。
同時為了打擊安東金氏和豐壤趙氏的勢力,李昰應專殺好斷,以至於漢陽城內,道路以目,人人自危。
如此情況下,一眾反對李昰應的勢力,逐漸匯聚到了高宗大王妃閔氏的身邊,密謀推翻李昰應的政權。
漢陽是李昰應的大本營,很難猝然發動,於是反對者們在南道的同黨,故意縱容地方上的東學黨人和各種農民會社,發動大規模的起義和抗租抗稅運動。進而迫使李昰應調動人馬離開漢陽,分散其精力,最後發動政變。
可李昰應執政十年多,也是經歷過風雨的人,多少感覺到了陰謀的氣息。所以他一方面下令鎮壓南道的農民運動,一方面又調轉了槍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