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起義軍出城了,那大炮就先炮擊起義軍唄。起義軍中的原土兵,還勉強能夠引著炮火進攻,那些臨時加入起義的平民就沒這個本事了。
指揮傳習隊的土方歲三覷著破綻,在阿爾考克的同意下,向出城浪戰的起義軍展開了進攻。以正規軍打平民,還是在野外無有街壘隱蔽的情況下打,那勝負是很顯然的。
起義軍大敗回城!
原本想著可以順利進城的英軍各隊,猛一進城,才知道自己錯了,大錯特錯。巴赫德·汗沒有因為一時的失敗而氣餒,居然指揮起義軍開始巷戰。
於是殘酷的絞殺開始了,雙方士兵的生命,如同秋後荒原上的衰草,成片成片的被死神的鐮刀收割。每一個呼吸,都有士兵戰死,或許是起義軍,或許是英軍。
唉,在如此緊張關鍵的時刻,被起義軍擁戴為帝的穆罕默德·****·沙本人出現了投降的傾向,而他的兒子米爾扎·莫哈兒暗中同英國人勾搭到了一起。在獲得英國人虛假的保證之後,指揮部分士兵,讓開了通道。
巷戰進行了六天,起義軍失敗……
殺入城內的英軍,隨即開始了大規模的屠殺和破壞。為了警告全印度的百姓,英國人很快就逮捕了皇帝,並槍殺了他的兒子米爾扎·莫哈爾、米爾扎·哈茲爾·蘇丹和外孫米爾扎·阿布·巴克爾。這使得莫臥兒王朝的直系繼承人全部死去,莫臥兒王朝絕嗣。
後面的爛事,都不難想象,德里的破壞也無法阻止。但是令指揮英軍進攻的坎寧子爵驚訝的是,英軍在這場殘酷的攻城絞肉戰之中,損失了足足五千人。
雖然死的基本都不是英國本土兵,可是這個損失率,也著實恐怖。指揮進攻的土方歲三已經不是驚訝了,而是恐懼和擔憂。
一仗下來,跟著他從橫濱漂洋過海而來的傳習隊新兵,直接死了五百多,大多是在巷戰之中被殺。很多人甚至不知道是怎麼死的,一眨眼人就沒了。
他只帶了三千人來,現在死了五百多,受傷的也差不多有這個數目,能正常扛槍作戰的就剩下一千九百多了。這哪是打仗啊,這簡直就是在把士兵的生命,往死亡的深淵裡面送啊。
大為震撼的土方歲三,立刻擬寫軍報,將德里攻城戰的詳情稟報給幕府。且不說英國人根本就沒把僱傭來的傳習隊當人,死命驅趕著傳習隊計程車兵攻打城池。
只說這個戰爭的烈度,就已經超出了想象。要是一直打這樣的硬仗大仗,就算這次招募了足足六千人,恐怕也不夠拿來填這個一眼望不到底的死人坑的。
希望江戶的諸位老中大人們能夠想出些什麼對策,他土方歲三是沒有什麼好法子,來應對這樣的局面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