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帝王的李瑞他自然不可心胸狹隘,征服百越之地,開疆拓土乃是大事,他作為一個文治武功自負的皇帝自然以開疆拓土為首要。
如今皇帝春秋正盛,也非漢王起兵的時候;眼下都傳蜀地又四十二年真主命,這對於漢王來說,心裡知道是好事,可是卻也是一柄利劍懸空,隨時都有可能被李瑞斬下,所以他必須向皇帝示弱示好。
只是皇帝李瑞和漢王李盛都沒有想到的是,這次的雍王也就是鎮西大將軍乾泰會舉薦漢王本部人馬為先鋒將領。
乾泰的舉薦,李瑞不得不慎重考慮;他心裡最擔心的便是兩王相合;所以猶豫不決,最終讓他做了決心的還是乾泰的那句:“最重要的便是取得百越之地,將帥相合相知是首要的”。
對於攻打百越諸部落李瑞是不擔心的,所以給自己的四兒子一個副先鋒的職銜,好讓他歷練歷練。
自己的兒子總不能總是在這深宮大院之中;也要出去鍛鍊鍛鍊才行;老二、老三都是關外歷練回來的人,所以這老四他也願意給他一個機會。
出征日子便定在了廿九,在乾十一和晨陽公主完婚後的兩天。
就在父子兩還在說話之際,夏荷來稟報說是戶部尚書王朗來拜訪了;乾泰領著乾十一趕忙出門迎接。
若是別人來了,他自然不用親自出迎,只是這王朗如今身份便是乾十一岳丈於情於理不可怠慢。
王朗進了這書房之中也不墨跡,直接說道:“宮裡陛下的決定你們已經知道了;眼下我來就是想要請教大將軍一事兒”。
乾泰道:“王大人請說?”
王朗說說道:“漢王請旨征討百越,皇上已然同意,且先鋒大將為他的門生故吏邵衡;漢王取百越之地只是時間問題;取得百越之地,皇上自然要乘勝追擊剿滅後陳;大將軍,如此一來漢王勢力會越發龐大起來,到時候漢王擁兵自重大將軍且有法子對付?”
乾泰搖搖頭道:“王大人,這事情可不是你我要擔心的事情;到時候也是皇上擔憂”。
王尚書點頭道:“話是不錯,可是那日十一在我府中和我父子兩人商議的事情,如今已經應驗;我是怕接下來若是漢王真的起兵謀逆;這江山只怕又是一場生靈塗炭吶”。
乾泰卻是打斷道:“王朗,你又不是這樣悲天憫人的聖主;你想說什麼便說就是了,拐彎抹角的讓人聽的好生累人”。
王朗面上有些尷尬,稍稍咳嗽兩聲以掩飾尷尬,嘴裡說道:“那我便直說了;有些事情自然要早作準備;我請大將軍幫個忙,我王氏一族想遷徙一部分族人入庭州”。
這事情前幾日王朗便和乾十一說了一次,今日又提了起來,看來這位尚書的心裡著實是慌了。
乾泰不以為然道:“我還以為是什麼大事呢;就這事啊?你女婿就能給你辦了,還需要找到我這來?”
乾泰嘴裡這麼譏諷著他,心裡屬實有些看不起自己這位親家;說到底這王朗還是一個商人,趨吉避凶是他們的本質。
這天下戰亂若起,這乾字旗子下的四州,卻是難得安生之地了;他王家若想屹立不倒,得有高個子人罩著。
王朗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十一要待在京城,這庭州的事情,還是大將軍你的話更有用些”。
耐不住這親家這層關係,乾泰從腰間解下了一面玉牌交給王朗道:“這東西我四州的官員都認得;你拿著這東西,他們自然會給你行下方便的”。
王朗喜出望外,嘴裡說道:“這便好、這便好”。
王朗收好了這玉牌,嘴裡說道:“還有一事兒需要和大將軍商議;這兩孩子的婚事還有幾日便到了,這府裡也得張羅起來了,不知道大將軍這府裡是按庭州的婚俗來還是按咱們京城的婚俗來?”
乾泰搖頭道:“我雖然多年在外,但是根子卻是關內的人,我乾家取媳婦兒,自然是依著關內的習俗”。
乾家本身也是關內大族,只是後來因為種種原因搬到了關外,到了乾泰這代只生了十一一個孩子,他娶媳婦兒,自然還是要遵著關內的習俗來。
王朗聽他這麼說嘴裡便說道:“那好,這幾日賤內便領著些下人來,給府裡打扮打扮;晨兒的婚事是宮裡操持,我府上便不裝扮了”。
王晨也就是晨陽此次是宮裡聖上賜婚,一切操持都是宮裡在打點,王尚書這親爹府上倒是落得個清淨。
但畢竟為人父母,兒女婚事父母不上心也是不可能的,且眼下自己女兒若是按起尊卑來,便是他這個親爹都得喊一句“公主”,嫁的人又是當朝唯一的異姓王家的獨子,不管怎麼說,他王朗一家都不能怠慢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