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武俠修真>乾十一傳> 第一節:古道西風瘦馬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節:古道西風瘦馬 (2 / 2)

王朗信中讓十一入京何嘗不是抱有兩家商量兩孩子婚事的目的;另外雖然兩家孩子的婚事早就是朝中人人皆知,可是一日不成婚,這王朗心中便會一日不安。

陛下重武輕文,讓他這個尚書做的心裡發慌;他王朗雖然也有自己一手之安排,庭中也有數位與自己同進退的好友。門下左右侍郎亦是難得好手。可是越是如此,越讓王朗覺得自己屁股底下這把椅子不那麼安穩了。

王朗執掌戶部以後採取了不少措施,鼓勵農商,修葺河道,開放貿易等,讓大唐財力越發厚實,早就擺脫了當初大唐初立國庫糧倉皆空的景象。近幾年大唐境內風調雨順,更是糧益滿倉,尋常百姓之家其米倉內都有不下三年餘糧。

天子家不缺錢糧,那麼自然要整頓軍備,大唐王朝如今擁有騎兵共計六十萬,步卒八十萬。兵鋒所指,所向披靡,其餘四國皆不能望其背。

當今天子朝堂之上數次直誇王朗於國有功,於社稷有功;乃是大唐王朝的財神爺。

雖有此殊榮,可王朗心中卻並不是很開心,尤其是三年前陛下將自己的門生盧庭生安排進戶部當了右侍郎,王朗更是嗅到一種走狗烹的味道。

古來天子皆是左右平衡的國手,戶部在王朗的手上雖然使大唐國力蒸蒸日上,可是也讓你王朗於朝堂之上羽翼漸豐。如今天子雖如日中天,在其位能攝堂下百官,可若是一朝去了,下任帝君可是否能鎮住這群堂下百妖?

當初登基之初便將王朗的幼女晨陽收為義女,由後宮娘娘一手帶大。明面上看來王朗聖恩深厚,可另外一層何嘗不是有暗防王朗之意。將晨陽公主賜給鎮西將軍乾泰之子乾十一,又何嘗不是這般?

大唐立國便有規矩明令,便是駙馬居於京。乾十一和晨陽公主成婚以後,那麼便只能居住在京城了,猶如質子。其鎮西將軍乾泰便是擁有四州之地三十萬兵馬,又怎敢生出那不臣心思?

王朗希望十一早些入京,自然有那一份要陛下放心的心思;陛下放心了,他王朗也就安心了。屆時有女兒晨陽和女婿十一於宮中,雖有質子之意,但又何嘗不是攀升之石?

乾泰看著那封信,雙手握於後背,握緊鬆開數次,嘆息一聲:‘看來躲不過了’可是想著王朗的心思,他又怒道:‘王朗老頭,你想借著我乾家更上一層樓,就不怕到時候爬的越高摔的越重?’

當初十一還小的時候,他乾泰鎮守邊疆雖然接了這個賜婚聖旨,可也數次上書說孩子還小,這等大事不宜著急為由,想著推掉這樁婚事,可是陛下金口玉言,又怎會朝令夕改?

那一道賜婚旨意,本就是一塊最初的試金石,乾泰上書兩次之後便也就不在執拗。

當乾泰把這封信交給十一看的時候,十一臉色憂鬱,尤為不快,對著乾泰說道:‘那晨陽公主為人如何,我都沒見過,就要我去京城娶她?’

‘她若是個母豬,也要我娶她?我娶她做甚?’

乾泰怒斥道:‘放肆,晨陽公主雖然是王尚書的女兒,可也是陛下的義女,貴為當朝公主,你這般言語,以下犯上,是為大逆不道’。

十一根本就不吃乾泰這一套,扭著頭說道:‘你就這樣忍心讓我去那京城當那籠中雀兒?’

乾泰知道自己這個兒子雖然年歲尚且不大,可是心思卻是多竅玲瓏。他乾泰自認為自己只是一個只會舞刀弄棒的大佬粗,能夠生下這樣聰伶的兒子,可是很為安慰的。

他嘆口氣道:‘這是陛下的意思,為父作為臣子又能有什麼辦法呢?”

“陛下的意思,,你就要遵循,應是臣子的本分;可是自己兒子的意願你就理都不理?這是為父的應當嗎?”

乾泰聽聞詞語,心裡也是愧疚;十一言語不曾有錯,君要臣死,不死實為不忠,可是身為人父,明知去那京城就是將自己這個大好兒子變成那籠中雀,又於心何忍?

乾泰一巴掌打在十一的臉上,雙手握拳朝上做了問禮怒道:“陛下聖恩,在你還年幼之時便將掌上明珠賜婚給你,這是何等榮耀;你口辱聖恩,為父怎能饒了你”說著就要在打幾巴掌下來。那在後院待了十年的老陳就是在這時候挺身而出,擋在了乾十一的身前。盯著乾泰一語不發。

乾泰看著老陳,舉起的手到底是沒有揮下。乾十一,站在老陳身後怒道:‘乾泰,你居然打我?‘

乾泰聽了乾十一這話,怒起,舉起右手來作勢就又要打,可老陳就始終擋在十一身前,乾泰怒哼了一聲,轉身走了;臨走時說道:‘這兩天收拾收拾,就給我去京城‘。

乾十一當晚就收拾了收拾,只是不是去了那京城,而是離家出走了。

他懷裡揣了點銀子和銀票,牽了匹汗血寶馬,拎了把鞘鑲寶石的寶刀就要離了這將軍府。

可是還沒有出後院的門就被老陳攔住了;而後就有一個身穿奴僕短打的少年牽了匹老瘦馬帶著一個有點腰彎的老頭子悄悄的趁著月色離開了將軍府。

古道西風瘦馬,少年老頭相伴而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