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聽說我是神探> 386 專案組組長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386 專案組組長 (1 / 2)

“遇到事情不要慌,先拿出手機發個朋友圈...”

這當然是個網路梗,卻也是當前社會真實寫照,手機拍攝早已成為一種常態,甚至是不少人隨時隨地的記錄習慣。

但網路熱梗不代表全民皆知,比如這二位“老大哥”,就較為茫然。

直到幾分鐘後,周南透過關鍵字真刷到了一條現場相關的抖樂影片出來時,老郝驚了,“這...看來以後案件偵辦也得緊跟時代吶。”

許主任嘆了口氣,“不然為啥非要要求隊伍年輕化呢,總是有其原因在的。”

影片博主的拍攝手法一看就非常業餘,但好在人群中正在大喊大叫著找孩子的那個女人臉部清晰可見,連一旁低了大人一多半的四五歲小女孩都拍了進來,“萬能的網路”,真不是說說而已。

老郝邊看邊嘬著牙花子,“看起來約莫三四十歲,八年前確實可以用年輕女人來形容,但有一說一,和兄弟你那幅畫像,可半點不一樣。”

周南,“......”。求不提。這可能是他畫像人生中的首次滑鐵盧。滄桑。

老許則實事求是的提出了問題,“現在是有了清晰的影像,但一個能描述出巫婆形象的女人的證詞能有多大說服力?就算不提這點,換作隨便一個普通人吧,相隔八年,誰又敢拍胸保證影片裡這個女人,就是當年偶遇過一面的那個?”

也是,就算黑棉襖非常肯定的點頭,怕也沒多發證明力。所以問題又回到了原點,即便有了影片,還是沒法證明兩起案子有實質性的關聯。

老郝打了個圓場,“倒也不一定就非要立馬併案偵查,既然現在有了臉,偵查就有的放矢,咱們不妨先從剛發生的這起案件入手,等人找到,要真是同一夥兒人,還怕查不出八年前到底怎麼回事兒?”

老許點了個頭,“有道理,但前提是能找到人。即便是大資料時代,只知道一張臉,乃至於具體人員資訊,也沒法做到立馬尋到人,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通緝犯照片在網上掛著了不是?”

郝隊長,“......”。不是,您這到底是贊同併案吶還是不贊同併案吶?話說你們部里人都這麼難懂的嗎?

不同於往日的不著調,周南今天一直帶著幾分凝重,他點了點影片中那名小女孩,一反常態堅定的表明了立場,“我同意併案偵查。”

嘶...

小女孩?

細思,極恐。

立馬反應過來的郝許二人臉色同步變幻。

也是,八年,仍舊四五歲,期間換了幾個小女孩您敢細想?再加上每次丟失的六歲男孩,即便以黑棉襖為起始點,每年一次計,也已十六名兒童了!

一般而言,犯罪分子作案越多,暴露也多,暴露的深度與廣度逐步增大。

併案後,原本分散於各案的零星散亂的犯罪痕跡和物證,偵查線索等犯罪資訊情報即可相對全面集中,可供分析推斷的依據隨之豐富,使得采取的措施更具針對性,可加快偵查破案的程序。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