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話全讓你說了,我們還能說啥?全場配合點頭,連劉宜都不例外。
“行了行了,你們啊...”,如此奉承,沈老卻神色淡然,全然沒有半分心潮起伏波動,朝工作人員點頭示意,後者擺弄了下裝置,音樂響起,進入了主題。
“沒有D就沒有新ZG,沒有D就沒有新ZG...”
一分四十秒後,歌曲播放完畢,會議室內陷入沉寂,沒人想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沈清秋環顧一週,直接點名,“乃成,剛才就屬你活躍,你先來說說看吧。”
眾人,該!讓你蹦達!
能在文藝界混出名頭,身為作曲家的孟乃成絕非凡人,稍作思索,娓娓道來。
“這首曲子基調初期平緩,隨著闡述逐漸高chao,中後期句句感情飽滿,尤其是最後一句,每個音符都是高音,徹底爆發,從整體來看,節奏簡單易於傳唱,是首易於推廣宣傳的愛國歌曲,沈老您的眼光就是高。”
得嘞,又繞回來了!不愧是你。
擅長作詞的劉宜也不甘示弱,“我斗膽來談談這首歌曲的歌詞部分,先是平緩闡述,隨著情緒的鋪墊,用連珠炮似得斷句,推向高峰,首尾遙相呼應,邏輯結構嚴密,表達了廣大人民群眾對D的衷心擁護和堅定信念,加入專題片第三集‘力挽狂瀾’或是第四集‘中流砥柱’,我覺得都是適合的。”
好傢伙,這位直接跳過了同意與否的步驟,居然討論起了加在哪集合適的問題。
有了二人帶頭,會議室中很快此起彼伏,因為該歌詞曲無論從結構還是內容都積極向上,都毫無問題,所以很快就確定了下來。
無人異議,上報稽核。
直到此刻,孟乃成才問起,“沈老,聽說這歌的創作者是新人?功底可以啊...”
“這就算可以了?”老夫聊發少年狂,沈老難得幽默了一回,又朝工作人員點了點頭,音樂再次響起,餘下的三首歌一一播放。
曲畢,全場再度靜默。
“這都是一個人寫的?”孟乃成試探問道。
大家都是專業人士,所以有更直觀的感受。正能量方面不用提,只要稍加推廣,相信傳唱度方面也絕對不成問題。
沈老略一頷首,朝末座指了指,“正是這位長江後浪,周南。”
又是一陣窒息的靜默。
本就因忽然多出的生面孔而有所猜測的眾人,得到證實後反而都淡定了下來。
這位怕是最多二十五六吧?該說什麼?後生可畏?
然而俗話說的好,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自古文人相輕,想讓圈內大前輩們認可,即便有沈老坐鎮,也並非易事。
彷彿絲毫沒發現室內氛圍的詭異,沈老微笑開口,“周南,你這幾首歌我聽了,歌詞大多在讚頌母親,當然這沒什麼不對也十分貼切,但有個小疑問,你父親不會有意見嗎?”
躺槍的周道遠,“......”。
不光被調侃人本人,在座誰也沒想到,沈老打破僵局的切入點,會如此獨特!
這話好接,也不好接。
全場目光,頓時齊齊集中在了最年輕的那張面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