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武俠修真>名劍英雄傳> 第三十四章 往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四章 往事

李羽坤喃喃自語道:“一代人傑。莫非這宇文宗要做中原武林的盟主嗎?”

了空道:“這宇文宗第一步是網羅江湖上一些頗有實力的幫派,不斷壯大玄天門實力。聽聞黃河、長江流域沿岸的幾個幫派和中原幾個門派已接了玄天令,聽從宇文宗的號令。第二步便是打擊能與他玄天門抗衡的門派,比如問劍山莊,當然還有我少林寺。第三步待時機成熟,便大舉進攻稱霸武林。之後只怕是更想席捲天下,到時兵戈再起,天下只怕要血流成河、生靈塗炭。”

李羽坤愕然道:“宇文宗也想當皇帝?可如今大唐盛世,國力強盛、四海昇平,他哪來機會?”

了空嘆了口氣,道:“機會有時是等出來的,有時也能創造出來吧!況且當今皇帝也並沒有像之前那般英明勤勉了。”

李羽坤心道:“我以前一直以為為俠者,行俠仗義、扶危濟困、多行善事。師父心中卻裝著天下蒼生,憐惜這普天之下的百姓,實比我高出甚多。”轉念問道:“師父,那宇文宗的玄天功到底是一門怎麼樣的功夫?據說十年前,李莊主曾敗在玄天功下。”

了空道:“十年前,李莊主和宇文宗在泰山之巔決戰,當時為師接任掌門不久,寺務纏身,故此並未親臨現場。後來聽了因師兄談起這一戰,他雖然並未親見,但經李莊主親口轉述,時隔多年,依然驚天動地,讓人不免驚心動魄。阿彌陀佛,李莊主以一己之力換來江湖十年的太平,真是造福不淺。”了空頓了頓,話鋒一轉,道:“你可曾聽過本朝有位叫孫思邈的世外高人?”

李羽坤搖了搖頭,道:“弟子不知,這位孫前輩莫非也是武林中一名十分了不起的人物?”

了空道:“孫先生一生為醫為道,廣濟萬民,更難能可貴的是他能拋卻俗物,捨棄一切世俗功名,隱世修行數十年,終著成鴻篇鉅作《千金方》。傳聞這《千金方》乃是一部醫術巨典,孫先生以人命重於千金,故取千金為書名,造福後世無數醫者和天下患民。”李羽坤悠然神往。

了空續道:“據說宇文宗盡觀此書精略,竟然悟出了神功,的確也是武學奇才。”了空緩緩站起,李羽坤急忙上前相扶。了空擺了擺手,轉身進了內室。不一會又緩步走出,手掌上託了本書冊,在蒲團上盤膝坐下,沉吟片刻,道:“坤兒,為師在你十二歲那年收你為徒,開始傳你少林武功,一直教了十年。你從少林長拳學起,直到學會了降魔掌和大力金剛拳。少林武功已有相當不錯的造詣,所欠的只是火候而已。”

李羽坤急忙俯首磕頭,道:“都是恩師教導有方。”

了空伸手扶起,笑道:“那也是你為人勤懇,一步步走來,十年多苦功夫的結果。坤兒,你可知少林有一門修習內功的武學是什麼嗎?”

李羽坤道:“是少林至高無上的神功《易筋經》!”了空點了點頭,道:“這《易筋經》確實對內功修煉大有裨益,但若說是至高無上,卻也看得太重了,不免讓武林同道說咱們自誇了。”

李羽坤連聲稱是,心中卻砰砰亂跳,心想難道師父要將神功傳授給自己不成?

了空道:“《易筋經》雖然有益於修習內功,但其入門要求之高,修習難度之大,卻也是世所罕有。故此我少林寺開派以來,真正能說精通此功的,寥寥無幾。為師練了八年,也只小成。”

李羽坤心道:“我資質比起師父那是差得太遠,如此說來,我是無緣練成此神功了。”不免心中頗為失望。

了空將那書冊遞過。李羽坤正色道:“弟子承蒙恩師教誨,無以為報。弟子自知資質平庸,想必無法練成這《易筋經》神功,還請師父收回。”

了空微笑道:“《易筋經》向來不傳俗家弟子,只傳本門佛門弟子。這規矩自也不能在為師手上破了。但這並非《易筋經》,坤兒自看。”

李羽坤啞然失笑,雙手接過,只見書冊封面業已泛黃,上書四個黑字:日月無極。了空道:“坤兒可記得為師今年幾歲?”李羽坤道:“五十三歲。”

了空點了點頭,道:“為師出身官宦之家,年少時熱衷功名,立志當大官、好官。後來家中變故,我父在上任途中被仇家所害,我母親也因此抑鬱而終。我為報仇,沉迷武功,竟也被我無意中得到了這本秘籍。二十五歲那年武功練成,殺盡仇家。然仇家的後代也來找我報仇,卻是個年輕女子。我不忍傷她,多次放過了她。有一次她又來找我,我那時竟欲毫不反抗成全她報仇的心願。誰知她卻並未出手,還說她實無面目面對地下親人,後來竟拔劍自刎身亡。我安葬了她之後,苦思三天三夜,終於因此勘破紅塵,出家為僧。”

李羽坤默然不語,心道:“原來師父也有傷心往事。”

了空又道:“人世間最難放下的便是這仇恨糾葛、七情六慾。師父贈我法號了空,原是要我了卻世間一切,放下一切,那樣豈非就是空?”

李羽坤尋思:“師父放得下情仇糾纏,斷了這七情六慾,但心中始終念著天下蒼生,不知是否算空?”回過神來,只聽了空說道:“坤兒,這秘籍你先收好,可隨時修習。以你當下武學造詣,想必修習這日月無極功也不會遇到大得障礙,你只需記著靜若止水、動如星河。待你真正領悟了這八個字,功夫便練成了。我傳你此功,乃是為將來造福武林為宗旨,切記是人駕馭功夫,而不能反受其亂。不管發生什麼事,多想想是非對錯,多為天下蒼生著想,切不能以一己之利權衡得失。”

李羽坤叩首道:“弟子謹記在心,不敢或忘。”

了空道:“你下山去吧,不必驚動寺中其他人。”說罷閉上眼睛,不再說話。

李羽坤連磕三個響頭,心道:“此次一別,不知何日才能再見。”心中一酸,掉下淚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