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國公在江南一呆就是一年多的時間。
在那一年多的時間裡,他做的事情就是挨個的清算那些世家大族。
江南諸省,大虞最為富庶的地方,幾個省地方官員的任命都握在魯國公的手裡。
這樣的權勢,除了皇帝,大虞再找不出第二個人了。
歷史上擁有這樣權力的人,要不就走上謀反之路,要不就被皇帝以謀反的罪名給幹掉。
但是魯國公一點反心都沒有。
這不是他忠君愛國之心有多強,而是他知道慶熙皇帝擁有的實力有多強。
一個回馬嶺礦場調集過來的五百神槍團軍人,能夠在戰爭中發揮那樣的作用。
回馬嶺礦場到底有多少那樣的軍人,有多少那樣的武器,他不知道。
但是他知道肯定不止五百。
就憑著那個神秘莫測的回馬嶺礦場自辦名團的力量,就足以打消他任何的反心。
他只想老老實實的做一個大虞的忠臣,安安心心的享受屬於他的榮華富貴。
當然,想要享受這榮華富貴,首先就要將皇帝交代給他的差事給辦好。
將江南所有不聽話的聲音都給抹除掉。
要不就投降,幫助他治理江南。
要不就去死。
藉著晉王被刺案和鹽商謀反案這兩大重案發難,沒有任何一個世家大族擋得住。
另外,還接受當地民眾關於那些世家大族大規模的隱戶隱地的舉報,還下令江南諸省所有地方官吏重新開始丈量土地。
不順從的地方官府,直接把他們弄進鹽商謀反案裡面去,將他們拿下來,然後命令別的人來主持此事。
雖然魯國公隨行並沒有帶那些治理的人才過來,他口袋裡也沒有那樣的人才,可這天下少不了想要當官的人,有一些人寧願背叛自己的陣營,也要當官。
歷朝歷代都不缺那樣的人。
那樣的人被同陣營的人稱之為叛徒,但他們自己卻認為是識時務的俊傑。
有些地方文人的骨氣很硬,沒有過來投靠的。
不過魯國公一點都不在乎。
沒有讀書人來投靠,那就讓那些當吏員的直接當官。
講到對地方上的瞭解,那些當吏員的比那些當官的還要明白,只不過他們沒有考取功名,沒有獲得當官的資格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