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不怕白鳳兒殺了他嗎?
出乎意料之外,白鳳兒並沒有表示憤怒,反而還點了點頭:“確實如此,我也認為他年紀太小,不適合成為狄國的首任國王。這樣傳出去,也會有損我們的威嚴,認為我們是在兒戲。”
那麼,該選誰呢?
一時間很多人都想不出來還有哪一個適合成為第一任的國王。
又有一個小部落的首領發言了:
“我覺得首領夫人最適合出任新的國王。她在我們最危難的時候,做出了嘴正確的決定,挽狂瀾於既倒,實力和膽量都超過我們,沒有第二個人比她更適合出任國王之位了!”
這話一說出來,眾人大驚——原來,白鳳兒是想撇開她的夫君,自己來當這個國王。
那兩個小部落的首領說出這樣的話,顯然是得到了示意的,要不然馬屁拍到馬蹄上,那就尷尬了。
能參與這一場會議的,就沒有幾個蠢的。
在閻氏部落有著一定威望的人,已經全部都不在了,沒有人替閻良這一個十歲的孩子說話。
——坦白說,以白鳳兒現在所展現出來的手段,這個十歲的孩子能不能夠長大成人,還是兩說之事。
沒必要為了一個黃口小兒來冒著得罪白鳳兒的風險。
有人提議,很快就有人贊同。
最後的結果當然是白鳳兒幾次推讓之後接受了這個王位的稱呼。
狄國第一任國王,就這樣上位了,還是一個女王。
登上王位之後,效仿大虞制度,第一件事情就是分封群臣。
將狄國騎兵分為四部,設定了四個大將軍,其中原白氏部落的將領就佔到了兩個。
閻氏部落提拔了一個已經暗中投奔白鳳兒的人出任大將軍,還有一個是中小部落裡面選出來的。
除了武職之外,還設立了文職,弄了一個丞相,是從中小部落裡面挑選出來的一個首領,主要就是管理內政。
草原上也不是沒有內政,放牧養馬都需要有一個統籌。
丞相之下,還設立了大大小小几十個官職,有的是依照大虞制度來的,有的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