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人家搶了賣炭翁的炭,至少還拿出了一點布來打發。
在這裡,白鳳兒是直接徵用三匹馬,一句關於補償的都沒有。
心裡想著:“大虞的官吏們要是在這樣一個世界,恐怕會更高興吧?”
沒有最差,只有更差。
那三匹馬的腳力都不錯,此刻的大草原上,青草剛剛生出,沒有一條固定的路,但處處都可以說得上是路,定一個目標,直線前進就是了。
在草原上賓士,路上也遇上見十幾拔牧民,見到了一些小小的聚居點。
這裡就屬於白氏部落的地盤,按照白鳳兒的話來說,這是草原上最大的一個部落。
可是在柳青眼裡,這裡還是地廣人稀,人口少得可憐。
牧民是逐水草而居的,白氏部落也不例外。
他們並沒有一個穩固的根據地,不同的時間有著不同的聚居地,只不過那些地方都屬於白氏部落的地盤。
這是一個很大的部落,他們並沒有聚集在一塊兒,而是延綿了很大一片。
按照白鳳兒的說法,白氏部落有二十多萬人口,這個數量說起來倒是不多,大虞有些大縣的人口就超過了這個數。
可是,草原上的二十多萬人跟中原王朝的二十多萬人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他們一般都是十幾個帳篷搭在一塊,然後隔開很遠的地方,再來一個聚居點。
所有的牧民都住在一個地方,那是不現實的,因為放牧需要大片的草地,一戶人家就需要很大一片草地。
幾萬戶人家都住在一塊,那他們放牧的跑出幾十上百里,那就沒法放牧了。
但是又不能做得太零散。
他們要面對的危險,不只是草原上的狼群,還有別的部落的人,只有更多人家住一塊,才能有效的抵禦風險。
十幾戶人家住在一塊兒,就算遇上了狼群,他們也能夠應付得來。
而隔著幾里就是一個聚居點,這也保證了有別的部落入侵,他們能及時有效的進行干涉。
畢竟每一家都有著馬匹,彙集起來比較容易。
而統治著這個部落的白家就在中央地帶。
不管哪個方向出了事情,他們都能最快的抵達。
賓士了一兩個小時之後,進入到了草原深處,終於看到了大片的帳蓬。
那裡就是白氏部落的核心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