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林文的好訊息,秦落霜徹夜工作,她雖然是安全和情報的主管,但長山郡事務太多,許多決策性的工作她也參與。
而評議會倒臺之後,長山郡的防務壓力大減,以前的許多阻礙都消失了,一切商業運轉都變得正常,長山郡整個人都好起來了。
秦落霜也就有了更多的時間,來協助人手緊張、事務繁重的郡政廳工作。
在得到帝國後勤總部接下來兩個月的炮彈訂單後,長山郡就有了兩到三個月的過渡期。
但想要在這段的時間內,建起五百個超過一萬名員工的大型企業和工廠,那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光這五百個企業是幹什麼的,都足以讓人想破腦袋。
林文提供了一個建議,炮彈工廠可以保留最精華部分,在主廠區留下七十萬工人。
他們一部分生產炮彈,一部分把原有冶煉裝置用作重煉廢鋼,總體而言,把炮彈的產量降低到二十分之一,新廠區就可以正常運轉了。
鋼鐵不用說,是現代工業之基礎。
生產出的炮彈,長山郡軍隊可以購買一部分,還有一部分可以零售,銷往帝國內外。
而四百三十萬在露天組裝炮彈的工人,就可以獲得更好、更正規的工作。
這相當於是產業的最佳化和升級,把壞事變成了好事。
五百個企業減少到了四百三十個企業,壓力減輕了不少。
但依然不是一個人能完成的。
明天,秦落霜就將帶著草案,去和郡政廳的眾人商議。
而林文則去處理其它問題。
第二天一早,林文就在楊少虎的陪同下,去解決“最簡單”的問題。
長山郡核電站的建造。
核電站的選址在西南面最荒無人煙的山坳中,地基早在林文錘大地的時就順道打好了。
因此,核電站相關配套設施建得極快,工程隊發揚了長山郡的光速精神,總計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絕大多數的廠區建設。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是長山郡從來都是把錢給夠,從來沒有半點拖欠。
做過工程的人都知道,乙方的施工速度取決於甲方的打款速度,長山郡這麼豪爽,他們怎麼不能拼命幹?
現在的關鍵問題是核反應堆。
核電站工程的負責人是費先生,他本來是秦氏集團的首席核武器專家,但受到了李先生的強烈排擠,被取代了首席專家的地位。
在由李先生主導的第三次核試驗爆炸依然沒有取得滿意成果的情況下,他把所有罪責推給了費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