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日。
來長山郡的人數出現了爆炸性增長。
一天之內,就有超過三萬名糧食商人湧進了長山郡。
這一大批人極大地帶動了淮鎮上的各行各業的繁榮,各大店鋪的老闆生意好得不得了,收入成倍增長,笑得合不攏腿。
淮鎮一大批無業人員都找到了工作,有了經濟收入,就有了消費能力,反而又更加刺激了淮鎮商業的繁榮。
這就是典型的頭部效應,一個糧食交易所,盤活了一片經濟。
最主要的是,破除了外界長久以來對長山郡的誤解,洗清了敵對勢力對長山郡歪曲和汙衊,使得大量的商人敢於到長山郡來,願意到長山郡來。
發展改革委終於又迎來了繁忙的工作。
它竭力維持著市場秩序,打擊一切破壞風氣、破壞秩序、破壞長山郡形象的不法商人。
而蕭瀟針對交易所擠得要爆炸的現況,用大棚、簡易組裝板房的方式,大幅度擴張了糧食交易所的大廳,以容納越來越多的人。
李在榮看著交易所裡繁忙的景象,想起幾天前它冷冷清清的樣子,心裡極不是滋味。
更不是滋味的是,他的護衛因為打人,被長山郡治安衛監察衛聯合執法,以擾亂秩序、尋釁滋事的罪名關押了起來。
李在榮極度憤恨。
不就是打了幾個擠來擠去的賤民嗎?
長山郡竟然如此見縫插針地針對他。
小雜種,這個仇,我記下來了。
等你崩潰之時,老子要連本帶利地討回來。
這一日,機構出手托盤了,帝國糧價回升到了6000大關。
但對長山郡毫無影響。
納斯達克交易所出售的,實際上是一種原始的期貨,和現代的金融期貨不一樣。
在期貨最初出現時,就是這樣的一張張契單。
人們約定好,只拿著契單,就可以在指定日期後交割貨物。
契單就等同於未來的貨物。
商人逐利,有些商人認為商品即將降價,為避免虧損就提前把契單賣出去。
交割貨物認的是契單,而不是人,所以這是可行的。
而有些商人則認為即將漲價,就買下來。
這就是風險對沖。
於是,根據市場行情的波動,契單被反覆轉賣。
這就是最初的炒作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