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父親如此冷淡的態度,李凜月卻分毫不覺得疏遠,她用完美的禮儀,甚至一些舊帝國時代的繁節,向父親告辭。
望著遠去的第一公主,即便在空無一人的宮殿下,她也要保證完美得體的禮儀,每一步都要踏出公主的高貴和皇家的尊貴。
這也是她被盛讚為帝國有史以來最完美的公主的原因。
她的追求者數量和質量,遠超歷代第一公主,如果皇帝陛下用她來聯姻,至少能獲得一位長老級人物的強力支援。
但李龍興知道,他的教育完全失敗了。
李凜月曾經是他最喜愛的女兒,在她7歲的時候,那個粉雕玉琢般的小公主,那個天真浪漫的小女孩,那個會為一隻鳥兒折斷翅膀而哭泣的小丫頭,始終留存在李龍興記憶,從不曾離去。
可惜後天的環境極大地改變了她,李龍興那段時間深陷政治鬥爭的漩渦中,皇帝的寶座也不是一定能保證,有法理支援的旁系可是多得是。
為了避難,他把家人都送了出去。
多年以後,當政局終於穩定下來時,李龍興才把他們接回來,那時,她就已經變成這個樣子了。
李龍興試過各種辦法,但再也無法找回曾經那個純真的女孩子了。
現在在他面前的,是一個政治人物。
更可怕的是,是一個幼稚的政治人物。
她確實很有才幹,很懂人心,但這並不妨礙她在政治上的幼稚。她以為她把公主黨這種私人會黨的模式放大到整個帝國,就可以完成帝國的洗禮了。
李龍興試圖教育她,但每次都只迎來了更深重的災難。
她把忍讓當退讓,把死鬥當格鬥,把盟約當律條,把求同存異當唯我獨尊。
在造成了幾次重大政治災難之後,李龍興就再也不和她談論任何有關政治和鬥爭的話題了。
但李凜月得不到父親的教導,總是不願離去,後來不知道想通了什麼,總是把他的一些無心之言當成暗語,過度解讀他的任何動作行為。
李龍興就開始滿嘴胡說八道,把她氣走。
以至於後面說成了習慣,在老婆兄弟面前也開始胡說八道了。
為此經常遭到老婆暴打,以至於李龍興都有點懷念以前的大皇帝制度了。
當然,這只是想一想。
舊帝國的大皇帝制度是更加落後更加愚昧的制度,它把天下興亡,全繫於皇帝一身,皇帝若是雄才大略,千年一出,帝國自然興盛,反之帝國就必然走向衰敗。
絕大多數時候,都會是後者,這已經是帝國的共識了。
而現在由於皇權急速膨脹,已經有不少人高喊小心大皇帝了。
自澤州之戰開始,帝國同時進行三場大戰以來,四位大長老判斷帝國已到生死存亡之際,根據帝國最高神聖準則,他們開始轉入常務狀態,接管帝國最高統治者的權柄。
帝國從八人執政,十三人執政,轉變成了五人執政。
帝國皇帝兼第一長老李龍興,也從準吉祥物,變成了實際的執政者之一。
隨後,他又在元老院的三位國柱,十三位元老,和諸多勳貴的支援下,正式履行帝國大元帥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