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上的內容,無外乎其他。
寫的正是趙昊同意孫策的出兵之策,並於寒月(十一月古稱)初九,也就是今日出兵十萬於荊襄,來干擾齊軍的後方。
同時讓孫策這邊也一起出兵,東西夾擊南方的齊軍。
孫權早年遊歷於隴西之時,曾見過趙昊的親筆,此時一眼就認出來這千真萬確是趙昊的筆跡。
於是孫權先是看了一眼優哉遊哉的李存孝,然後依附於眾人耳畔,輕聲道:“這的確就是秦王的字跡,看來是都督多慮了。”
有了孫權的再次確認,孫策心中僅存的那一分疑慮,也隨之煙消雲散。
“主公,主公!”
正當孫策剛看完信紙之時,一個身影,從府外匆匆入內。
眾人抬頭看去,發現那人正是老將周泰。
周泰負責秣陵的城防事項,此時他如此匆忙從前線趕來,想必定是城關出了什麼大事。
“周老將軍,何故如此慌張?”孫策放下那紙書信,神色凝重地看向周泰。
周泰快步跑進大堂,連大氣都來不及喘,掃了一眼坐在旁邊的李存孝,開口道:“主公,一個好訊息,一個壞訊息。”
他並沒見過李存孝,不知他是何身份,故此時會謹慎起來。
“都是自己人,賣甚關子,快說。”孫策拿了一杯水放到周泰手裡,急不可耐的催促到。
見李存孝不是外人,周泰張嘴灌了一口水,便拱手道:“壞訊息是,城中百姓躁動越來越厲害,此時已經駐防城門的我軍將士,發起暴動了。”
“這幫刁民,真是膽大包天,那好訊息呢?”聞言,孫策眉宇間掠過一抹怒色,拳頭握得咔咔作響。
周泰舒了一口氣,補充道:“好訊息是,列陣於秣陵城西的齊軍,已經開始陸續撤軍了,此時正在搬離營寨,看樣子是準備撤往蕪湖一帶了。”
“你說什麼,齊軍撤兵了?”聽到這道訊息,孫策臉上的怒色,瞬間化為驚喜的神情。
因為齊軍撤兵,也就意味著趙昊對高銘用兵了,所以高銘不得不往西邊撤兵。
“兄長,我軍當下急需一場小勝,來挽回低迷計程車氣以及安撫城內不安的民心。”
孫權緩緩站出身來,沉聲道:“眼下齊軍撤兵,正是我軍趁其不備,發起進攻的最好時機,說不定一戰就能將乾坤逆轉,再造我江東社稷吶。”
耳聽孫權的話語,孫策開始心中頗有些發兵的念頭。
隨後他將目光移到了姚廣孝和陸遜身上,詢問道:“那二位的看法呢?”
姚廣孝略微沉吟後,開口道:“在下覺得二公子說的在理,若是想扳回當下的局面,便只好如此了。”
而一旁的陸遜,卻眼神飄忽不定,只是沉默不語。
他雖然心中還存有疑慮,但他也知道,東吳想要翻盤,這就是唯一的機會。
何況他也不是傻子,如今眾人都堅定的站在了主戰派一方,即便他力求不戰,那又能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