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蔭從前年開始關注各地民歌的時候就想到了幾十首經典的、在這個時代沒有出現的歌曲。
他小的時候可是在“我家住在黃土高坡”的旋律中長大的,對這些經典歌曲記憶很深刻。
在發現沒有有些民歌的時候,關蔭就考慮著要把這些曲子拿出來。
但後來他想著要寫自己版本的《平凡的世界》的時候,有些歌曲就先留下了,只拿出一部分給大姑娘們盡情用。
沒想到今天遇到這樣的事情,醞釀了很久的那一首《妹妹再好是人家的人》就拿了出來。
效果如何,看網上的反應就知道了。
罵他的人多得很。
“這不是往傷口上撒鹽呢嘛?!”
這是不太那麼腦子有靈光的。
還有更沒有靈光的人呢。
這幫人你猜他們是怎麼說的?
非著名女拳擊手怒斥道:“我最討厭這種垃圾歌曲,你聽聽名字,妹妹再好是人家的人,這是什麼意思?好歹那也是你一母同胞,你就那麼不願意有一個妹妹?這首歌,充滿了對女性的偏見和壓制,是早就應該被拋棄的糟粕,沒想到這種人現在還用這種重男輕女的思維在寫歌,這種人能火我是不理解。”
……
先看看這是裝傻還是真的傻。
網友們有的哭有的笑,紛紛上去一考察,哦,這是真的傻。
“算了,讓這種人自娛自樂自己尿尿玩去吧,別跟他比智商,他就沒智商啊。”網友們撒腿就跑。
什麼?
“這首歌難道說的不是這樣的思想嗎?”那孩子都懵了。
我說的不對你反駁啊,怎麼能不明白我說的意思呢?
跑出去一看,那孩子捂著臉直接不敢再見人。
這首歌曲還真就不是他想的那個意思。
“陝北民歌,是我們的歌曲寶庫中璀璨的一個寶藏,很多人不喜歡,很多人喜歡,但不管喜歡不喜歡,都得明白這種藝術形式跟各種地方戲曲一樣,都是紮根在老百姓當中的藝術形式。但現在的問題是陝北民歌接下來不出意料肯定要火了,那麼別的地方的歌唱形式呢?劉三姐的家鄉有對歌,中南也有豐富多彩的對歌形式,高原的花兒和雪域天籟,帝都附近有京腔京調,我就想問一下,中原有什麼?這些地方要怎麼開發這些資源?”
不,你等一會兒先!
關外的你怎麼不說?
“還說啥,剛被批成了啥樣你沒看到啊?”上黑子惱火,“那幫人給啥資源都搞不好,真白瞎了那麼好的東西。”
這時,帝音更新了微博。
“陝北民歌,也叫陝北酸曲,突出一個酸字。為什麼酸?不是吃醋多,是酸甜苦辣的生活裡,苦和甜都忘記了,辣的味蕾也早已經被酸替代了,所以才有了酸溜溜的曲兒,唱的人心酸,聽得人心酸。但這種藝術形式也有一個明顯的問題,那就是往往都透過男女相戀之情裡的‘求而不得’展現出來,這有點跟不上現在的需求了,歌曲的多樣性也受到了約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