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兩集《舌尖上的中國》播放完畢。
一部分網友回到網路上,一邊誇這部紀錄片一邊趁機嘲諷某些二貨。
“嘖,這部紀錄片,最讓人詬病的,就是沒在裡頭說明,那泡菜,是人家的國粹。”閒來沒事的網友們呼籲,“讓攝製組快給人家道歉吧。”
於是又一幫人搞事情:“你們看好了,這是鐵頭娃的作品,你以為是千度投資的嗎?你一個律師函,就想嚇唬住關老師?信不信立馬給你來一部《舌尖上的泡菜》?惹急了,他敢帶著二小姐一天八百首《減字木蘭花·吃泡菜有感》,再敢找打,他連《清平樂·泡菜缸》都給你整出來,萬一再惹急眼了,他爆改自己的作品,不用多,就那首《賢良》,信不信給你揚名國際去啊?”
“這算啥,那首《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要給你改成《泡菜那麼多,我想都吃吃》,還給你來一首英文版的,你頂得住啊?要是帶著四大天后,再來首《泡菜時代》,信不信連你家泡菜缸都給你砸嘍哇?”還有更鐵頭的娃們。
匯文官微通報了:“這件事大老闆還不知道呢。”
哦?
意思就是咱們可以過去給通報一聲嗎?
“用不著,這玩意兒,據我們所知,醃這個字兒從甲骨文到金文都有之,《玉篇·倉頡篇》就已經解釋為‘酢醃肉也’,《說文》曰漬肉,《廣韻》曰鹽漬魚也。”匯文官微暴躁道,“要不要討論這個泡?信不信翻出《說文》從今晚給你解釋到明晚?欺負人上頭了是怎麼著?”
這就讓人家難堪了。
我上哪翻出那麼多古文典籍跟你理論啊?
真當全天下都跟你們一樣那麼闊綽嗎?
“不要扯那些沒用的,你們是按照你們的說法解釋的,這跟我們的說法完全不同,必須按照我們的說法,這樣才可朔本清源。”那邊也惱火,上來一頓罵,“你們什麼都搶,什麼都是你們的,你怎麼不說宇宙是你們的?”
喲嚯?
“宇宙不是你們自稱是你們的嗎?”匯文捲起袖子衝上來掐,“跟你講道理,你跟我發脾氣,我一發脾氣,你又弱唧唧賤兮兮說我打壓你,你就說,是想正面被打還是背面欠抽吧,真把我匯文當千度,把千度當我們的脾氣了對吧?”
人家有資料:“過去的不用說,說那個沒意義了。你自己看吧,資料顯示現在全世界的泡菜都是我們提供的,全世界的泡菜都是以我們的為正宗,那就一定是我們的,只有我們自己的,才能有這麼大的號召力——你們出國旅遊的阿姨,回國不也帶我們的泡菜了嗎,這說明我們的才是最正宗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不要什麼都想搶。”
東瀛網友:“到處搶東西的不是你們嗎?”
……
果然,只有在收拾那幫賤皮的事情上帝倭才是好朋友。
匯文官微:“你可醒醒吧,全世界的泡菜,我們齊魯的仁兆鎮就供應了八成,你丫信不信,趁著今年春寒,我們帝國立馬愛吃泡菜了,把你們那的泡菜價格又給你翻八倍?自己是個什麼玩意兒,心裡就沒點逼數嘛?”
仁兆泡菜聯合官微:“不約,咱不約。”
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