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蔭和土土的這一番話,對普通人起的作用大嗎?
不大。
但對一小部分人而言,這幾乎是人生選擇中的一次洗牌。
“我決定了,孩子不用去國外,就在咱們市重點高中去讀書,將來考帝大。”朱廣博關掉手機。
妻子正在給孩子納鞋底。
他們家是江南很普通的城市家庭,經過上一代的努力,朱家在鎮子裡站住腳,朱廣博大學畢業二十年,在城市裡站穩了腳跟,算一步步走到今天。
就在前兩天,一個在大洋彼岸做教學推廣的朋友回來了,朱廣博去參加了一次聚會,送即將讀高中的孩子去國外讀書的想法越來越堅定,他認為還是去國外讀這些高層次的書比較管用。
因為他覺著,國內讀的書都是最基本的常識。
而且要花費巨大的努力才能拼得過同齡學生。
更重要的是,朱廣博見識過太多有留學背景的同事在職場上的加分項。
但今天無意中看到這麼一個直播,朱廣博放棄了。
真放棄了!
妻子好笑道:“我一箇中學教師,你一個職場中層,你還擔心養不出一個出國留學的孩子嗎?”
朱廣博搖頭:“我聽出了一點意思,國外並不是天堂,但也不是小媒體說的那麼墮落。平和地看待,那也是個奮鬥的人間。”
那你……
“環境不一樣,在國內奮鬥的確有出路,至少我一個農村娃,能奮鬥到在城市裡有三百平的房子,有知書達理的老婆,孩子只要學習成績很好,在學校就是人上人,老師看得起,社會也認可。至於將來的工作,都說國外那麼好,那麼問題出現了,國外既然好,難道不是奮鬥的嗎?既然都奮鬥,為什麼國內的奮鬥被嘲笑為不值一提,國外的奮鬥就是白月光?我看還是有些人骨子裡有賤病,”朱廣博確信,“關老師說話,你也可以看成是吹牛,國外那幫王八蛋說話,一直都在吹牛。”
“嗯,這傢伙吹牛,就跟我們國家定下一個目標,說要達到這個小國,一樣的。區別就在於,我們國家確定的目標,這傢伙吹出去的牛皮,那是一定要實現的,但國外的牛皮,那就是糊弄人,給他們投個票,然後就沒有了。”妻子道,“這樣好,你既然確定了,那就準備考重點中學吧,有錢也沒地方花,那就只能拼本事。”
說起這個兩口子很感慨。
他們應該說是既得利益受損者。
關老師擔任了教委少卿之後,第一個解決的問題就是花錢買學上的大問題。
“你們可以搞,但你別埋怨搞了收錢給名額,然後被我把你的錢收了,把你人送進去的結果,你最好期待沒人發現,一旦發現了,我得收拾你。”這是上次一些中學校長在全國中小學校長電視電話會議上聽到的警告。
沒有人不怕,關老師說要你腦袋就絕不卸你的膀子。
朱廣博夫妻倆是有能力透過運作,把自家孩子送到重點中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