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說沒有那個政策,就是有人家也不願意跟他們恢復往來,那一家子跪在村口好幾天,還是村長看不過眼把人帶到村委會去了,後來聽說我有點名氣,又跑到我們家來求助,我聽他們家親戚說那一家子在國外為了留下,比在國內這麼做還失掉尊嚴,現在的問題是那邊既不挽留他們也沒好的前途給他們拼搏,國內又拒絕他們回來,那一家子完全成了海面上飄蕩的塑膠瓶永遠不知道明天在哪了,”小姐姐多少有些為老同學惋惜。
多好的一個人當年怎麼就那麼糊塗?
關蔭就問現在咋弄的。
“簽證到期被驅逐了,以後也只好想辦法在國內找一份工作,拿著工作簽證死皮賴臉待下去了,不過那兩個大人當年也是很有本事的人,現在那點本事早就被國內的產能淘汰了,估計也只能給小區看大門,女孩在國外學的是西方發展史,回來也沒有哪個學校願意接收,唯一的優勢就是那些貴族學校有英語教學需要,她可能能拿到一份還可以的合同。”小姐姐從後視鏡裡看一眼帶頭大哥,多少有些崇拜的眼神,“你把那些所謂貴族學校給收拾的現在不斷減薪,我們小區旁邊一個全市最好的私立小學都跑了一批年輕的教師去考國家承認的資格了。”
好!
你貴族還學啥基礎課程啊,你把英語學好出去讀人家的教材去。
你把那些優秀的老師給我們平民孩子送來。這些孩子才應該接受最好的教學教育資源才好。
不過咱現在能養活那麼多老師嗎?
“能!”小姐姐極其有信心。
她回去還在老家轉了一圈呢。
就她老家那個村小學現在都已經有一個年級六到八位老師了,國家補貼一些當地補貼一些收入不算高但也還行。
最主要的是孫小姑上去之後每天都在提高老師的地位,那真是一份體面而又有希望的工作。
關蔭大喜,連忙要問具體的資料。
小姐姐想了一下才彙報說,按照教齡和成績有保底工資之上的加成。
“也就是說有基本工資之外還根據教學質量提高吧?”關蔭很關心這一點。
老師和醫生都是一樣的凡人,都要保障好生活才能貢獻啊。
小姐姐沒敢問人家這個。
她是演員收入比大部分人高,要是當面問這個人家可能會想岔。
關蔭於是想起老同學劉小孜。
哦,那小丫頭是官兒呢。
關蔭又想起大學時期的班長。
就被娃兒媽送進過的那個。
她現在據說在老家備考老師。
關蔭覺著問一下應該還是能得到答案的。
他又沒打算對人家怎麼著你說對不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