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蔭辦有些事情比較膽小。
比如溜達到大師姐的閨房裡轉一圈的事兒。
但有些可就膽大包天。
工部多位高權重的地方啊就給人拉微博上討伐去了。
這還不算他還把人家奶粉廠拉出來收拾了一頓,認為人家整改的決心還是沒有那麼大。
“至少沒有宣傳的那麼有效。”關蔭先給人家扣了一頂帽子。
這可把奶粉廠給氣壞了。
你沒事兒老提那些事情幹啥?
“要不然你們咋連跟人家外國奶粉廠打一架的信心都沒有?”關蔭的理由過分強大。
奶粉廠氣了個倒栽蔥。
可是禮部也跳出來摻和算啥?
禮部的官微就點讚了侍郎的微博。
別的意思那你們自己考慮吧。
這一下工部就有點難受了。
誰讓禮部的規格要比他們高呢?
“沒這麼欺負人的,凡事要往好處想,事情都過去那麼久,市場已經證明產品的確沒問題,為啥還用舊有的目光看待新問題?”工部氣不過禮部仗勢欺人的樣子,軟嘰嘰地上去懟了一句就跑。
禮部官微當即點著名回覆:“@工部既然沒問題為啥還把我們侍郎大人拉進去代言?”
工部回覆說就圖那點影響力。
關蔭連忙回過頭嘲諷說:“你那產品真要過硬用得著拉我們這些沒吃過的人給你代言?有本事你送一年的讓我吃完咱再談這個問題。”
他剛跑去收拾人家外國奶粉呢。
有這麼一家奶粉廠很牛啊,據說有三百年的歷史了。
這家奶粉廠在國內始終壓著國產奶粉一頭,口感營養壓根不如國產奶粉可人家逼格就是高。
哪怕銷量不如國產奶粉那也有人家的理由。
人家就認為適合歐美口感的奶粉才是好奶粉,加上國內有一幫人盲目信賴洋品牌。
哦,也不乏被國產的奶粉嚇壞了的一部分消費者的自發宣傳。
實際上兩種奶粉各有優點,國產奶粉更適合我們自己的口感,人家的奶粉原本就是為了歐洲市場服務的,傲慢的洋人壓根沒心思開發適合東方人的口感的奶粉,於是人家就說是我們的習慣和覺悟跟不上現代文明的需要,這就讓人很難有好感了,你是來掙錢的還傲慢到那地步,真以為你說句話我們就奉若圭臬?我們用洋火的時代早都已經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