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話一幫大大小小的領導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這出話劇對劇本改動很大,原本的結局還是比較歡樂的。
不管怎麼說,要完全按照歷史演你讓段大人怎麼看?
還能怎麼看,他當時已經在要塞了。
他要敢扔下工作跑回去,老頭兒真會打死他。
演出一結束,段大人轉身就走。
兔崽子,你哪怕演一下老頭兒問一下老子在要塞忙不忙也好啊。
國話一幫人汗都下來了。
段大人不滿意這可咋辦?
不過沒人埋怨惹事精,改動的地方都是所有人一致透過的。
皇帝起身,往舞臺上走去,方先生嘆了口氣跟了上去。
那小子就是欠削,大家都以為他至少會含蓄一點。
你看看他演的啥,老將到死不卸甲,這是嘲諷誰呢?你這是在明確表示忍耐的太過頭了啊。
皇帝沒理睬惹事精,先跟幾個聯合主演握手,表態:“演的好,既符合實際,又有藝術感,再接再厲。”
幾個聯合主演稍稍放下心。
皇帝對惹事精怒目而視:“稍微忍耐一下怎麼了?”
關蔭哼哼兩聲表示:“憋得慌。”
“你這人就是欠打。”皇帝沒再理睬。
這下國話的人放心了。
皇帝沒收拾那小子就證明劇本沒問題。
那舞臺表現方式行嗎?
“很好,完全展示出段帥一輩子波瀾壯闊,五次力挽狂瀾,三次救傳統救新的嶄新的帝國的歷程,就這麼演。”方先生點評。
五次力挽狂瀾一點兒也沒對老頭兒的功績進行誇張。
鏖戰江淮,力阻劉跑跑,把戰爭拖到對皇室有利的時間,挽救了大明的法統,這是第一次力挽狂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