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我幫助的話就說。我認識一些很好的醫生。”季蕊提了這一句,之後又說:“所以,這就是你目前的狀況了。以前有點鬧著玩,現在要認真幹事業。”
陸長歌點頭了,“說事業聽起來有些狂妄。但我的起點的確比別人高,所以應該會做一些‘不算小’的事情,而目前是投資。”
“動力廣場相當於某種副業。”
“也不能這麼說吧小姨。動力廣場有我的一種寄託,我這個人還是有慾望的。我希望在中國城市化的程序中,在繁華鬧市區裡也能有一席之地。通俗的說,我在夜晚的街頭看著自己的商場會覺得很有feel。”
這樣說的話季蕊就明白了。
小姨問的問題很有針對性,似乎也在幫陸長歌理清思路。
關於這個‘feel’的說法也叫她感到好玩。
“如果你對這個有熱情,不妨就去做這個。眼前的這個專案,我支援你,這也是為了我自己。”
陸長歌知道一點原因,可能和她之前說的‘這一塊不歸她負責’有關吧。
如果這樣決策的話就是可惜了超市。
但既然定了,就不要嘰嘰歪歪。
這可不是他的風格。
去上海的路上,陸長歌又開始問季蕊,“小姨,這次回來,最終的目的是什麼?”
季蕊回答說:“轉移資產。”
這對很多普通人來說不是個好詞,一聽就是資本家的套路。
但其實季蕊說的是從國外往國內轉。
“可,不是一直在關和賣嗎?”
“是。因為我們以前在大陸的投資有些隨意,這裡不是一個主要戰場。現在就是要整合起來,然後重新發力。我要你過來和我一起,一方面是幫我,一方面是成為‘青年才俊’。”
“一到兩年之後我們拿出成果,成果更有說服力。你爸給你的舞臺還是太小了。”
陸長歌雖然覺得小姨人還不錯。
但這個要求,他皺了皺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