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音樂平臺一般簽約年限都喜歡往長了籤,比如五年。那麼這五年,其他音樂平臺都不能播放這些歌曲,就只能死!根本等不到後續競爭。
這種競爭,也讓版權價格不斷被推高。
不但價格被推高,還高得莫名其妙。
比如發行公司賣給你十首經典歌曲,搭上幾百首不火的歌曲。正常人沒有人會為這些爛歌付錢,拿去也只能放在平臺免費播放,衝曲庫。但是你要付這個錢。
看起來你買了幾百首歌,花這些錢很公平。但實際上能聽的,也就只有十首。
這種捆綁銷售、混搭銷售,也讓音樂作品質量低下,很多口水歌,就這樣被打包買了下來。
蕭石玉說:“我建議音樂播放平臺優勝劣汰,淘汰那些口水歌,平臺只需要為好的音樂作品付錢。聽眾也只需要為好的音樂付錢。
這樣一來平臺大幅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營收,也扶持了那些真正有才華的音樂人。能夠刺激音樂人做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形成良性競爭。
只要作品夠好,從發行到上線,就讓所有平臺聯動推薦。這樣的規則下,就是由聽眾和市場來選擇了。
而不是硬推一些口水歌出來汙染耳朵,然後還怪聽眾的欣賞水平越來越低下。其實聽眾也是被推送才聽到的。
對於聽眾來說,也不希望花費大量精力在幾百首爛歌裡淘一首好歌啊!”
梁安歌點點頭,“確實,現在歌曲要靠短影片來火,也挺悲哀的。各種網路歌曲、口水歌曲,一旦營銷之後就火遍全網。
但他火過之後,也很快變成了土的代名詞。這些歌,出來有多火,後來就有多土!
而真正的好音樂是經得起時間驗證的,跟老酒一樣,多年後聽,反而多了韻味。
所以各大平臺,無論國語歌曲、外語歌曲,經典這個標籤都是大寫加粗的,也是播放量最多的。”
音樂平臺代表都點點頭。
“你們其實很瞭解使用者喜歡什麼。而聽眾聽來聽去還是那些老歌,說明大家對好音樂的渴望!現在這時代卻缺乏這種具有傳唱度,能夠穿越時代的經典!”
大家點頭,音樂人們暢所欲言,都贊成他們的意見。
幾大音樂平臺,最吃虧的似乎是天籟。
因為它擁有最多版權,這不是打土豪分田地嗎?
但是天籟一來拗不過大腿,最終還是得靠這些音樂人源源不斷地提供作品。二來也真的在版權上花了太多錢,現在有人平攤也好。
比如它買的那些國際唱片公司的播放權,一甩出去就是幾億幾億的。現在可以相互分享,就能收回一部分錢。
最大的平臺點了頭,其他平臺當然是歡欣鼓舞。
因為這對大家都有好處!
音樂平臺一達成資源共享,那麼平臺就只能提升使用者體驗,把心認認真真放到打造音樂空間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