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燙染造型應該是活的。現在很多燙染髮型,那顏色是死的!捲曲度也是死的!就像被亂棍打死了,再化個遺妝!”
“哈哈哈……”
“秦老師!過分了!”幾個燙染了頭髮的都捂著頭。
“所以才說,頭髮健康是最美的!”
“嗯。”大家點點頭。
“頭髮燙染死了,真的讓人不舒服。無論笑得再燦爛,那頭髮就是毫無生氣!毫無美感!”
一個女員工默默把自己枯草一樣的黃頭髮弄到背後,想哭,想讓秦老師復活頭髮,但太貴了!
秦空又走回來坐下,“染髮劑在頭髮上停留一段時間後,理髮師都會檢測效果,一般來說,髮根要比發杆低一度才是最佳效果。
如果髮根到髮尾色度統一,理論上來說是相同的顏色,但實際呈現出來的效果就是髮尾偏暗和髮根爆頂。”
“什麼叫爆頂?”一個設計師好奇地問。
“你可以理解為曝光!因為髮根,就是頭頂這片兒,頭髮集中一起,又在光源下,顏色的明度就會高一些。髮尾呢,明度就低一些。視覺上就呈現不同的顏色。
所以染髮過程中,頭髮每一段的用量和手法是不同的。有時候還要重新調配藥水。比如多段色的頭髮,原來染過的話,要調配幾種藥水。”
“燙染操作的時候要快。傷害要乾淨利落,多一分鐘都是罪過!”
大家笑了。
“像很多理髮師還一邊教學徒,給你慢吞吞地刷呀卷的,你那頭髮也傷得差不多了,出來髮型也是死的。或者再騙你做個護理,表面形成一點兒光澤,給你一種苟延殘喘的味道。”
“哈哈哈……”
“理髮師習慣用一種產品後,它作用在不同的頭髮上會呈現什麼效果,基本就掌握了,做起來也更快。換一種產品的話,只能找人當試驗品了。
很多客人不瞭解這個。理髮師也是先給你弄。最後出來的不是你要的效果,你跟理髮師理論,理髮師也會跟你辯解圖片和實際效果存在差別。
你能接受還好,如果你硬是不幹,理髮師也會重新給你處理。那麼對頭髮的傷害又加了兩次!
所以負責任的理髮師,一定是有把握出來目標效果、目標色,才會給顧客上藥劑。不能達到預期效果,作為一個有職業操守的理髮師,心裡肯定是比顧客還難過的。”
“就像一道題有不同的解法,但有標準的答案。答案不標準,只能忽悠顧客,自己心裡的坎是過不去的。”
大家看著秦老師,恐怕像秦老師這麼力求標準答案的理髮師也不多吧!那得是真熱愛美髮真對顧客負責的理髮師!
“因為每個廠家的產品,成分不同,染髮劑色素濃縮度不同,所以用法用量也不同。生產廠家都會進行燙染培訓。
因為不培訓,你就不會用。但培訓呢,也是告訴你一個比例和手法。實際上,顧客的頭髮是各不相同的,還是要靠理髮師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