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件事,都足夠讓景文帝為難的了。
首先說涼族送來的那位公主就很不好安置。
景文帝自己肯定是不會收的,他已多年不曾選秀納妃,何況那拓跋敏的歲數都能當他女兒了,他壓根沒那個心思。
他不行,那就只能是幾位皇子了。
幾位皇子之中大部分已經娶妻或是已經定了親,還獨身的就只有二皇子睿王傅雲竹、五皇子寧王傅雲瀾、七皇子成王傅雲笙。
傅雲竹尚在南楚為質。
傅雲瀾鎮守南境未歸。
傅雲笙被降為郡王去了瓊州。
顯然,這三人都娶不了拓跋敏。
而已經成家的幾個人裡頭呢,能給的都只有側妃之位。
宣王和湘王他們自是不必說了,側妃之位均是一樣的。
但“太子側妃”那就不一樣了。
景文帝擱心裡左思右想,沒有明說,琢磨著等沒人的時候同他商量商量。
勉強對如何安置拓跋敏有了些想法,景文帝又接著為送誰去涼族和親而感到頭痛。
幾個公主雖有疏有近,但到底都是他的女兒,自小錦衣玉食的在宮裡長大,怕是吃不得極北之地風吹日曬的苦。
但又不能不送。
涼族首領此舉意在做給北燕邊境的百姓看,到時候就可以對他們說“你瞧,你們公主都嫁來我們涼族了,你們還排外個什麼勁兒啊”之類的話。
否則兩邊雖通市,也算是有來有往,但百姓大多還是疏遠涼族人,活像他們是洪水猛獸似的。
景文帝近二年不停的派人去涼族,教他們學習北燕的文字和規矩,意在慢慢融合兩邊,真正實現兵不血刃的擴大版圖。
若於此時拒絕涼族的要求,那之前所做的一切就都付之東流了。
因此,再不忍心他也只能選擇一個女兒去和親。
當然了,不管選誰他都不會考慮九公主傅汐婼。
誰知,那位小公主倒是考慮了她自己。
聽小太監稟報說九公主來了,景文帝原本很開心,可等他聽完傅汐婼的來意,笑容頓時便僵在了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