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打聽的都打聽完了,景文帝便準備走了。
傅雲笙晃著那雙大油手一直將人送到了門口。
見景文帝的身影消失在了宗人府的門外,他臉上的笑容驀地一變。
呵……他猜父皇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留了個心眼兒。
要開放皇家園林,這事兒聽起來是挺美,可哪有那麼容易,叫那些皇室宗親知道了可有的鬧。
平民百姓與皇室子弟的區分在哪裡,傅雲笙以為並不僅僅在那份富裕,真正關鍵的是那份特殊性,許多東西被打上皇族的名號之後旁人是不能擅動的。
這是他們身份的象徵。
而如今,父皇要親自走下神壇,將自己和百姓擺在一起,他是為了銀子才豁的出去,但那些陪跑的皇室宗親可不樂意。
哦,鬧來鬧去一分錢得不著,待遇還給搞沒了,這賠本的買賣誰幹啊。
傅雲笙料定,景文帝這個主意一出,勢必會遭到朝臣的反對,此事絕不會那麼順利的進行。
到最後,還是得等他從瓊州回來再說。
該他的那份錢,怎麼都跑不了!
但傅雲笙忽略了一點,景文帝可不止他一個兒子。
比如傅雲墨。
太子爺論起經營生意或許沒他這麼有想法,但論起使壞,至今未逢敵手。
他給景文帝出了一個主意,事先將此事瞞的滴水不漏,直接下了一道聖旨開放皇家園林,讓那些老東西反對都沒處反對去。
以往雖然有朝臣逼的皇帝收回成命的舉動,但那多是皇帝行事荒唐,激起民憤。
而今這事兒,百姓高興還來不及呢,根本就不和那些人站在一邊。
皇子之中,也就只有宣王傅雲澈和端王傅雲蘇也反對此事。
兩位王爺戰線統一,和景文帝在御書房吵的臉紅脖子粗,嚇得一眾宮人大氣也不敢出。
而這整件事的兩個始作俑者呢,一個遠遠的避禍去了瓊州,一個事不關己的關了東宮大門,任由其他人開鍋似的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