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燈停,綠燈行;還會禮讓因行動不便而在斑馬線上緩慢挪動的老人……“
黃粱區刑警蔡凝在前方的李奧身上和手中的資料上來回打量。
“從這份資料上來看,前面那位嫌疑人是朝陽街居民的好鄰居,是附近學校師生口中的好青年,某些社會閒散人員眼中不好惹的店老闆……怎麼看都不像是在夜間小巷裡割人咽喉的連環殺人犯吶。”
他們這二位來自黃粱區的借調人員,在抵達汀蘭區的第一件事便是通讀案件卷宗,現在已經對案件的全貌有個大概的瞭解,剩下的細節也在跟蹤間隙由梁再二人進行補充。
因此,蔡凝知道“三好青年”李奧被列為嫌疑人的原因——警方透過確認兇犯的心理安全區,以及後續的排查,基本可以確定兇犯就藏匿在李奧小店周邊半公里的範圍內。
至於案發現場的調查取證,那是毛都沒找到一根,若不是受害者身上有人為造成的傷痕真切無比,甚至會讓人覺得殺害他們的兇手是空氣、是鬼魂。
就連那些傷痕,也沒有讓法醫們攫取到任何線索——這是不合理的,因為他們甚至不能從受害者脖頸上的割傷判斷出兇犯的身高等身體資料。
所幸兇手作案的範圍僅限於朝陽街及周邊的梅花路、通化路,因此警方才能透過鎖定兇犯的心理安全區,將範圍縮小到‘萬事俱備’半公里之內。
方圓半公里。
說大不大,說小不小。
而將範圍縮小到李奧身上的原因,則是……
“透過死者的身份,和兇犯行兇時所使用的手段來鎖定嫌疑人?”蔡凝瀏覽著案卷裡的死者資料。
梁再在開車,短髮女有了空閒便解釋道:“是的,你們可以看一下第三個受害者的資料。”
季通和蔡凝聞言翻頁檢視,“馬海青,18歲,高三學生,中產家庭……似乎也沒什麼特殊的……咦,他死前遭受過性侵?”
“或者說性虐待更為準確。”梁再補充一句,“但是偵查人員在現場沒能發現任何兇手遺留下的痕跡,簡直就像是幽靈一樣……我們也是透過這件案子才確認兇手為男性,且具備壓制高中男生的力量。”
他話說完,季通蔡凝二人也將受害者馬海青的資料瀏覽一遍,這個男生看起來清秀帥氣,178的身高和120的體重說明他發育正常,體力甚至會比某些成年人還要強上許多。
再抬頭看一眼前方騎著摩托的高大身軀……蔡凝點了點頭,從這方面來看,李奧的嫌疑的確要比朝陽街的其他人要大一些。
季通道:“但是街上的居民裡,能制服馬海青的人不止他一個吧。”
“的確,馬海青終究只是個尚未發育完全的學生,附近居民在力量上強過他的確實很多。”短髮女點點頭,接著說,“我們一開始也是這麼想的,所以那個時候李奧還不是嫌疑人,直到第六起兇殺發生。”
兩人立刻檢視第六名死者的資料,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張滿臉橫肉的面孔;從資料上的2寸照片便能看出這人肩膀寬大,胸肌堅實。
加上衝天的短髮和嚴肅的表情,光是看上去就是一副不好惹的樣子。
“他是森林中學的體育老師。”梁再說,“同時也是一名退伍軍人,我們在得知他身份的第一時間就聯絡了他服役的軍隊,軍隊領導對他印象頗深,但評價不好,因為這人總是惹事,給他添過不少麻煩。”
一個沒背景的傢伙,卻能在軍隊裡經常惹麻煩……季通二人立時明白了梁再的弦外之音——這是個能打的人。
“然後你們再看看他的死因。”
蔡凝低頭檢視,面色微變:“全身多處挫傷、骨折,死因是脾臟破碎引起的流血過多……”
“嚯!就是被活活打死唄。”季通不禁驚歎,接著問道,“兇手採用這麼激烈的作案方式,那必定會留下許多可以作為證據的痕跡吧?”
“這就是我們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梁再面帶苦惱地拍了下方向盤,“就像其他六件案子的現場一樣,除了受害者留下的痕跡以外,我們沒能發現任何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