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日,李世民召開朝會。
在朝會前,李世民找來房玄齡,說了一通話。
所有人都看到房玄齡滿臉的不願意,但不用說,君命難違。
李世民在太極殿舉行朝議,商議如何改革民風,並且將自己的觀點與眾臣共同討論,最終確立了幾條政策和方針。
其中,就有關於如何建設工業和科技。
“朕決定從今天起開始實行'規模化雜交農業'計劃,在這個過程中,朕將會有償的規劃農田開發耕種。“李世民在朝堂上說道。
“規模化雜交?這個可以嗎?“有官員擔心的問道,這個名詞聽得一眾文官四目相對,這是個什麼意思,完全沒有聽過啊!
但他們能夠理解的就是,農田耕地會被徵收了,這無異於晴天霹靂,簡直就是在要他們的命根子。
有人提出異議,希望李世民從長計議,畢竟從世家門閥手裡面搶農田無異於逼他們造反。
但此刻,有人率先反應過來,這次東征的部隊雖然高達四十萬人,可主要以前朝降將和五望七姓為主。
現在的長安,關中地區,留下來的都是李靖、尉遲恭、柴紹、秦叔寶、程咬金等人。
即便不算護衛長安十六衛,僅僅李世民這些心腹大將的直屬部隊,就有三萬人。
無論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尉遲恭,還是用兵如神的李靖,又或者要謀略有謀略,要武力有武力的秦叔寶,這些名將猛將,根本無人可敵。
世家門閥要造反?人都還在高句麗呢,就算你們臨陣倒戈,立刻回攻。
兵對兵將對將,就有信心打得過這些正值壯年的將軍們嗎?
這十來萬人剛剛從戰場上下來,一身的血腥味都還沒衝散,誰願意去找死!
不由得大家對李世民越發感到畏懼,這是從一開始就把各大家族都給算計了啊。
讓你們東征高句麗,搶地搶糧,背後再慢慢修理你們。
高!實在是高。
只不過還是有人反對。
“陛下,農耕之事,千百年來,都是根據天時地利總結出來的規律,如今陛下突然改革,要是老百姓吃不上飯,這大唐可就危在旦夕啊!”
李世民冷笑道:“我前些天聽聞河北出了一位老農,對於四時穀物很有研究,我覺得大唐應該多發掘一些這樣的人才。”
“民以食為天,只有解決了人民的溫飽問題,大唐才能萬世永昌!”
那位姜姓老農,這幾個月確實名聲大振,他藉著袁天罡等人搞的大棚種植自悟出了一套篩選種子幼苗的技術。
沒有人知道他是怎麼在山上找到那麼多稀奇古怪的幼苗,也沒人清楚袁天罡這些不良人,到底是怎麼的就對他唯命是從,幫這位在世神農催化、雜交、培育。
最終得出來的半成品,畝產都超過了五十石!
水稻能夠畝產五十石,這根本就是一個無法想象的事情,雖然還存在很多問題,可只要能正常種植。
最多三年,大唐將可以用米把鄰居給砸死。
“陛下,微臣以為,您不應該操之過急,萬事都需要循序漸進,陛下登基以來,兩年的時間,從戰爭到大興土木,舉措實在是太多了!”
“微臣擔心,這大唐子民怨聲載道啊!如今挖運河種田的都是女人,大唐早已無人可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