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亦邪的邀請,充滿了陰謀的氣息。
天知道虎牢的埋伏有多少?
可是,君亦邪的邀請函都送來了,龍非夜他們豈有不去的道理?
不管君亦邪準備了什麼等他們,他們都非去不可。
“回函,如期赴約,讓他備好茶等著!”龍非夜冷冷說。
君亦邪邀請他們的時間訂在四月初一,而今日是三月二十,也就是說他們還有八日的時間可以準備,扣去路途上的時間,其實時間並不寬裕。(古時一個月為二十八日)
三日後,百裡元隆和薛副將商議擬定好了最終的合作方案和作戰計劃,呈給龍非夜和韓芸汐審核。
不得不說這兩個家夥撇開那些自利的歪心思之後,擬寫出來的計劃非常完美,不管是龍非夜還是韓芸汐都挑不出刺來。
寧家軍為前鋒,以五百炮兵攜十五門紅衣大炮主攻,三萬騎兵押後,一旦攻陷了三途關,三萬騎兵立馬過關入境,長驅直入!炮兵打頭陣,騎兵緊隨其後,而五萬百裡軍押後,成為炮兵和騎兵強大的後盾。
他們計劃最快用半個月,最慢用一個月的時間攻克三途關。同時,有三千寧家精兵為首,五千東秦精兵為輔,從東邊山林裡潛入。待騎兵攻入之後,在東側協助。再者,百裡水軍從水路從東海北上,配合兩方陸軍,對北曆形成全方位的包圍攻勢。留五千寧家軍和一萬東秦軍守三途戰場,一來作為北征軍的補給,二來也算是對西周和天安兩國的提防。
西周和天安兩國雖掀不起什麼大風浪,但是,謹慎起見,依舊得做好防守。
軍資的開支,糧草藥草等重要物資的分配都由五長老全權掌控。五長老是狄族裡最忠於韓芸汐的人,也是個生意人。他在別的事情上或許不精明,在錢財的掌控上卻精得少有人能比。
韓芸汐看了五長老的軍餉預算書後,十分滿意。她果然沒有錯看五長老,五長老精明之餘,而且公正不阿,並沒有偏袒狄族的意思。
全軍準備就緒,就等著龍非夜和韓芸汐下令出兵了!隻要他們一聲令下,隨時都可以發兵。
見殿下遲遲沒有下令,百裡元隆便特意去找占卜師佔了個出兵的良辰吉日。寫著吉日吉時的紅紙遞到龍非夜手上的時候,龍非夜一見日子是四月十五,立馬甩給百裡元隆一個白眼。
他冷冷問,“誰告訴你這叫良辰吉日?”
百裡元隆看得出殿下很不滿意這個日子,也就不敢多說話了。
顧北月說,“依我看,隻要早於四月初一,都是良辰吉日。既然全軍皆枕戈待旦,不如明日便出兵北上,直攻三途關!給君亦邪一個下馬威!”
雖然他們很擔心君亦邪手上人質的安危,但是,他絕不能表現出來擔憂來,反倒要給君亦邪他們無所謂的錯覺。否則,他們必定會被君亦邪吃得死死的。到時候別說是救出人質,就是他們自己都危險。
君亦邪邀約的時間是四月初一,如果他們拖到四月十五才出兵,萬一他們在虎牢那邊會發生什麼事,那這場準備已久的戰役極有可能就打不成了!
相反,如果在赴約之前就出兵,一來可以試探出君亦邪的底線,二來也多了一份籌碼可以跟君亦邪談判。
誰都不知道,顧北月還有一個小心思,他其實很希望這一回能夠和君亦邪談判,彼此做一些讓步,不必大動幹戈,大打出手。
龍非夜並不知道顧北月不想大動幹戈的心思,但是,他認可顧北月的看法。君亦邪的邀請函都送來了,他們怎麼著也得回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