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者?難怪……”
墨者,墨家追隨者也。
墨家,先秦諸子百家之一,兼愛、非攻、節用等為學說主要觀點。與儒家、道家構成中國古代三大哲學體系,與儒家並稱“世之顯學”。
墨家創始人墨子,出身沒落貴族,以平民身份創立墨家學說,而其弟子,也多出自社會底層。
墨家有領袖、有學說、有組織,有強烈的社會實踐精神。墨者們吃苦耐勞、嚴於律己,把維護公理與道義,當成義不容辭之責任。
墨者特點,堅韌、執著。
不妥協,成為影響墨家學說發展的主要因素,也是墨家學說逐漸寢寂的根由。
而墨家學說中,最先進,也是最致命的觀點,是“尚賢”和“尚同”。
尚賢和尚同,簡單說,就是不論身份高低貴賤,擇賢而用。甚至,連天子、王上,也應選舉產生!
這一觀點,直接威脅到皇權和貴族階層,墨家因此成為社會精英階層打壓的主要目標。
至西漢,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官儒聯合。而質疑君權天授的墨家,自然成為異端邪說,再無生存之路,雖未消亡,卻已銷聲匿跡。
墨者,越來越少,且不會被官府徵辟。
岳飛雖不在意學說之爭,卻擺脫不了社會現實。
但是,岳飛對王佐的敬意,發自內心。
岳飛深施一禮。“懇請先生留在軍中,岳飛隨時請教!”
岳飛誠懇,王佐動容,還禮道:“蒙將軍不棄,王佐願盡微薄之力。”
……
“報!汝南東南方向,發現李匪行蹤!”
岳飛王佐快步走到地圖前。
李罕之雖然狡猾,但其企圖,已被洞悉。他製造了諸多假象,但岳飛再也不會上當。
岳飛王佐,立刻分析出李罕之的用意。
汝南東南方向,全在劉備控制之下。往東南逃竄,絕無出路。
李罕之此舉,又是聲東擊西。
假作逃向東南,引誘岳飛大軍追擊後,便可折轉向東,越過渦水,向北逃竄。待洛陽軍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汝南東南,李罕之便可伺機西涉渦水,帶上財物,從洛陽軍包圍圈的缺口處,向北逃出汝南。
敵之企圖,已然明瞭。應對圍剿之策,自然成型。
命駐守慎縣的裴元慶、駐守下城父的高昂部,作出追剿之勢,讓出渦水沿岸,讓李罕之順利東渡渦水北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