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林煙暝,天色漸晚。
場中酣斗的二員猛將,氣力不衰,鬥志不減。反倒是吶喊助威的兩軍將士,卻已累得嗓子冒煙、腰膝痠軟。
兩匹戰馬,在雨後泥濘中轉折,也已極度疲勞。
“當!”
錘矛再對一招,二將似有默契,各自閃身退後。
“張三大哥,我餓了。”
“恩,俺也得回去吃點東西,喝口水了。”
“今天打不贏你,明日再來!”
“哈哈,好!”張飛豪氣不減,“只要俺張飛在,你們隨時來攻就好!不過,想從俺手中奪城,門兒都沒有!”
……
兩軍收兵,裴元慶迴歸本陣,校尉立刻遞上主將岳飛剛剛送來的信報,命裴元慶引兵退回慎縣。
裴元慶雖不情願,但不敢違背軍令。只得下令北撤,但也沒忘記,派人給下蔡張飛送信,告之不能赴明日再戰之約。
……
岳飛和王忠嗣部在汝陰匯合後,繼續按原定計劃,分頭展開行動。
岳飛部分兵幾路,除裴元慶試探進攻下蔡一路外,另外幾路,疾奔向東,抵達渦水一帶,控制城父、下城父聚等地。(下城父,既當年陳勝戰敗身亡之地。)
王忠嗣部,則向西南穿插,收復汝南南部的富波、原鹿、期思等地,並準備進入廬江北部,首先奪取陽泉、寥縣等地。
……
王守仁說服韓浩來降,汝陰免於戰禍。洛陽軍可以減少兵馬給養消耗,汝陰百姓,也免遭戰亂之禍。
劉芒進兵汝陽,並在汝陽召見韓浩。
韓浩奉命而來,劉芒降階相迎。
韓浩大禮參拜。“敗降之輩,焉敢勞動太尉大駕?”
劉芒大禮回拜,韓浩惶恐不安。“浩慚愧,不敢受太尉大禮。”
劉芒攙起韓浩,真誠地道:“元嗣(韓浩字)功在萬民,功在社稷,雖凱旋之將,弗可比也!劉芒之禮,不足以頌元嗣之功。”
韓浩感動不已。
劉芒再禮道:“治理豫州,還請元嗣賜教。”
韓浩答曰:“袁氏窮兵黷武,官員貪腐無度,將領剋扣軍餉。官貴富,而兵民傷。雖有百萬人口,卻無有耕作之夫;雖有遍地良田,卻無兵卒可食之糧,馬匹可食之草。太尉若要重振豫州昔日之輝煌,必以農耕為本。”
劉芒也是這個想法。
但是,百姓飽受戰亂之苦,今豫州雖已光復,但百姓已成驚弓之鳥,說服逃難的百姓迴歸故土,需要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