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徐州劉備,是同盟中,唯一直接對袁術開戰的諸侯。
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劉備最擔心遭到袁術的擠壓甚至蠶食,因此也最為積極主動。
劉備和關羽兩部,分別從徐州彭城和下邳國,對袁術治下的豫州沛國、揚州九江發動攻擊。
袁術部下大將橋蕤、紀靈、袁胤等,率重兵部署在沛國和九江一帶。
劉備手下,有關羽、張飛、史天澤、伍雲召等猛將,但袁術兵力有絕對優勢,且以固守為主。
雙方交戰數次,各有勝負。
劉備的徐州軍雖然未能攻陷沛國、九江,但也將袁術的南方主力部隊牢牢牽制在東南一線。
至於孫策、劉表,均未主動參戰。
不過,劉芒本也沒指望他們主動對袁術發起攻擊。
孫策,劉表,均以固守自己治地為主,出動水軍,遊弋在長江沿線,也起到牽制作用。
而小霸王孫策,借中原混戰之機,發兵會籍,拓展自己的地盤。
……
從目前形勢看,劉芒短期的戰略有兩個選擇:其一,進軍東郡、陳留,首先消滅呂布、張邈。其二,集中力量,奪取潁川。
首先消滅呂布張邈的好處是,可以消除己方東部的壓力,也可以減輕曹操西面的壓力。
然後,聯合曹操,從東北方向,對袁術發起進攻。
但是,這個戰略也有隱憂。
東郡、陳留,原來是曹操的地盤,被呂布張邈所佔據。
如果消滅了呂布和張邈,曹操一定會以收回東郡和陳留為參戰條件。
東郡、陳留,地理位置極為重要。如果全部交還曹操,會影響以後向南發展的戰略。
而如果不把這兩地交還曹操,則以老曹的性格,一定不會出兵參戰。
甚至,因此而導致討袁同盟的破裂,也為未可知。
對於東郡和陳留,劉芒更擔心的,不是曹操而是袁紹。
東郡和陳留,是冀州通往黃河以南最便捷的通道,袁紹一直惦記著這裡。
袁紹與曹操同盟破裂的原因,除蝗災之外,另一個原因,就在於東郡和陳留。
曹操的東郡和陳留被呂布和張邈奪取,袁紹不僅不幫曹操搶回地盤,反而用盡手段,限制曹操奪回。
中原,像一個巨大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