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內戰役慘敗,兗州戰事,也遭遇到巨大挫折。
顏良文丑部,被兗州軍困在歷城。處在漯陰、東平陵、盧縣三城組成的包圍圈中。
歷城,在黃河之南。袁紹的主力在黃河之北。
冀州軍雖在兵力上佔據絕對優勢,但面前有黃河天險,兵力優勢無法發揮。
兗州軍戰術戰法更加靈活,困住顏良文丑部後,堅決不與冀州軍發生正面交鋒。
只以襲擾為主。
袁紹幾次發兵,欲渡河支援歷城,均遭到兗州軍阻截。或襲擊渡口,或突襲糧道。而一旦冀州軍整合大部隊,尋求決戰,兗州軍立刻迴避。
……
平原、濟南。袁紹勢在必得。
顏良文丑,是袁紹心腹愛將。
無論如何,要先攻下平原、濟南!
袁紹再次調集兵馬,親自部署。這一次。誓要攻過黃河,全面控制平原!
命沮授監軍,從聊城出兵,做出強攻東阿之勢,以吸引曹操的注意。
袁紹鞠義親率主力,從平原城出兵。強渡黃河,進攻黃河南岸高唐。
黃河上,少有大型船隻。徵集的上千條小船,沿黃河北岸,排開數里之遠。
冀州軍,先鋒營,開始強渡!
先鋒營靠近黃河南岸,在密集的箭雨掩護下,開始登岸。
岸上,兗州小股部隊,早已被冀州大軍氣勢所震懾。勉強抵抗一番,敗走。
冀州軍順利搶得黃河南岸渡口!
北岸,數萬大軍,登上千餘艘小船,一起出發!
霎時間,黃河水面,佈滿裝載著冀州軍的小船!
氣勢之大,史所未見!
黃河下游,水勢較為平緩,水面也較上游開闊許多。
北方小船,大多沒有風帆,全憑櫓槳划動,速度較慢。小半個時辰,小船才劃至江心。
就在此時,黃河南岸,突然升騰起幾束狼煙!
兗州軍發起了訊號!
兗州軍要幹什麼?!
狼煙一起,黃河南岸,衝出數支兗州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