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山陽郡、任城國早已處於曹操勢力圍困之下,只要時機成熟,隨時可收入囊中。
而西面的陳留郡,曹操覬覦已久。只是為避免刺激到袁紹袁術,曹操才一直隱忍不發。
不論從地理位置還是個人影響力,曹操都遠超鄰居劉備。
作為當年討伐董卓的盟軍主要發起人,以及在討伐董卓過程中的表現,曹操贏得足夠多的聲望,周邊黃巾餘黨,攝於曹操的威名和聲望,紛紛來降。
不顯山不露水,曹操竟已積累了數萬兵馬。
最近,更有陳留勇士典韋來投。
典韋身材魁梧、膂力過人。相貌雖粗魯,本性卻忠厚。曹操得典韋,喜愛有加,稱為“古之惡來”,拜為司馬,命其隨身護衛,以為心腹。
招重兵,得猛將,好事一樁接一樁。
東郡東阿人程昱來投。程昱有大才,兗州刺史劉岱屢次辟命徵召,都被程昱婉拒。
曹操得到程昱,大喜。大展宏圖的機會,到了!
曹操召集荀彧荀攸郭嘉程昱,商討發展大計,重點集中在兩點:放眼天下、擴張自己。
二荀郭程皆天下大才,對天下大勢判斷極為準確。
長安異變,一觸即發,必須提前做好準備。
大家一致認為,天子和朝廷東歸,或早或晚,無可避免。
但是,在如何應對長安異變上,眾人產生了分歧。而分歧的焦點,集中到如何對待天子的問題上。
多數人認為,眼下,天子是塊燙手的山芋。若是天子東歸,以東郡現有實力,還是避免奉迎天子為好。
荀彧的見解卻與眾不同。
“昔晉文公奉周襄王而諸侯如影隨從,漢高祖征伐項羽為義帝穿喪服而天下歸心。擁戴天子,收攏人心,匡扶大義,是順應潮流,是大謀略,大德行,明公有什麼好猶豫的呢?”
曹操連連點頭。
實力倍增,戰略已定,曹操終於不必一直看袁紹的臉色行事了。低調潛心發展,終於到了展示實力的時候!
曹操下令:全面收復兗州,逐鹿中原!(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