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漯陰縣。
夜幕中,劉備的兵馬整裝待發,目標,平原東面的濟南國。
和曹操一樣,這一段時間,劉備也是三天兩頭接到公孫瓚的信,令其出兵渤海,抵禦袁紹。
劉備,實力雖不強,政治頭腦卻足夠。他當然不願攙和到渤海之爭,但他也和曹操一樣,需要一個不出兵的理由。
而正當劉備為此發愁之際,訊息傳來——濟南王劉康,薨!
這可是天大的好訊息!
劉備頭一次因為某人死了,而興奮不已。
……
濟南國(今濟南市一帶),漢分封諸侯國之一。
光武帝劉秀,中興漢室,建立東漢王朝,效仿西漢,分封劉姓諸侯王。濟南國於公元39年立國,至公元153年,因無繼承人而除國。
熹平三年(公元174年),靈帝封河間安王劉利之子劉康,為濟南國主。
此時的諸侯國,影響力大不如前,軍政大權,全部歸割據的地方豪強。
濟南國,地域狹小,實力虛弱。又值青州一帶黃巾餘黨肆虐,濟南王劉康心力交瘁,死了……
……
劉康之死,天賜良機!
徐庶立刻獻上一策,以保護諸侯國、清剿黃巾餘黨為名,進軍濟南國。並以此作為藉口,避開渤海渾水。
劉備大喜過後,還是有些猶豫。“這個……”
不用明說,徐庶也知道劉備的擔心所在。
濟南國,是皇帝敕封的諸侯國,劉備以平原相身份,據為己有,不妥啊。
“主公不必多慮。濟南王薨,其子劉贇年幼。待我軍平定濟南,上表朝廷,立劉贇為國主,濟南便在我掌握之內。”
立傀儡!好主意!
劉備再沒有一點顧慮。命徐庶簡雍守平原,分兵兩路,命關羽關雲長帶一路兵馬取歷城,劉備張飛帶一路。直取濟南國都東平陵。
劉關張三人,因黃巾之亂而結識,桃園結義,情同手足。